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社会与法 第3版

日照市司法局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日照市司法局围绕发挥退役老兵作用,帮助退役老兵立足岗位、融入社会、再立新功,通过打造“老兵调解室”品牌,引导退役老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投身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 第一道防线”。

    敢啃“硬骨头”满腔热血化干戈

    作为军人,在矛盾调解特别是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老兵调解员越是艰险越向前,敢于担当,敢打头阵,敢打硬仗,展现了退役老兵的热血风采。

    2019年7月9日,正下着瓢泼大雨,一辆警车带着3辆汽车飞奔到五莲县高泽街道老兵调解室,近20名民工因追索劳务报酬申请调解。这项纠纷涉及民工众多,若处理不好,极易造成追索劳务报酬的民工情绪激动,引发不稳定问题。面对复杂情况,老兵调解员丁金龙临危不乱,积极介入,经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后,找到双方当事人耐心进行讲解、教育和劝导,经过多轮调解,民工顺利拿到劳动报酬50000余元,企业工地得以顺利施工。丁金龙说:“越是困难,越要往前冲,这才是老兵调解员该有的担当,我们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头做工作,逐一攻克,及时拆除了一颗可能影响稳定的‘雷’。”

    唱好“情景戏”本色调解促和谐

    在调解工作中,老兵调解员利用自己退役老兵的独特身份,尤其是对涉及退役军人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在“情味”“法味”之外,还创造性地将“兵味”融入其中。

    2019年6月10 日,街头镇老兵调解室调解员张吉玲接到一起债权债务纠纷案件。退役军人聂某与代某 2007 年在街头镇合伙开办了石材加工厂,后来聂某将股份全部转让给代某,商定代某付给聂某50 万元,但因二人作为战友关系密切,当时未写欠条。代某给聂某付了 20 万元后,剩余欠款一直不给。不得已,聂某到老兵调解室求助。张吉玲针对两人都当过兵的实际,从战友情入手,构建情景,引导二人谈起从军经历,越谈越浓,军人荣誉感油然而生,外加战友情润滑,两人矛盾很快得到解决,代某当即给聂某写了 30万元的欠条,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打好“组合拳”悉心调处止纠纷

    在复杂矛盾调解过程中,老兵调解员坚持“ 情、 理、 法”并用,有效提高了矛盾化解效能。

    2019年4月1日,潮河镇老兵调解室受理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 2005 年吴启某打算盖鸡场,将自家承包的山东头0.6亩土地、村前0.4亩土地,与吴雪某承包的1.02亩土地交换使用。 2018年因乡镇经济建设项目需要流转土地,其中山东头的 0.6 亩土地在流转范围内,双方因土地流转产生的相关赔偿费用归属产生争议,申请进行调解。

    老兵调解员吴告昌迅速介入这项纠纷,抓住双方不想打官司,只想尽快解决纠纷这点,从情:双方本是关系较好的村民;从理:通过现场察看,走访当事人、村干部及相关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弄清事实,找准问题症结;从法: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确定土地流转赔偿费归属。通过运用“情、理、法”的劝说,最终确定吴启某承包的山东头 0.6亩土地附着物赔偿款归吴雪某,土地流转费奖励款归吴启某;吴雪某承包的鸡场合同中 0.6亩土地合同终止,村委会退回承包费,并将该0.6亩土地发包给吴启某并交纳相应承包费;吴启某承包的村前 0.4亩土地与吴雪某承包的鸡场合同0.42亩地换回。至此,一起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非常满意。

    运用“巧方法”妙解矛盾保平安

    老兵调解员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前提下,讲究调解方式方法,经常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头做工作,逐一攻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9年5月17日,从菏泽单县到街头镇石材产业园打工的赵某及家属7人在某石材厂连续几天围堵,严重影响了石材厂的正常生产。石材厂老板无奈报警要求处理,街头派出所出警后将双方当事人带回派出所了解纠纷的详细情况。经过民警询问得知,原来赵某在石材厂干活期间因操作机械发生失误,造成左脚第二、三跖骨骨折。石材厂老板厉某带着赵某到诊所简单处理后,就不愿再支付后续相关费用。赵某无奈联系到老家的堂哥等人到石材厂找老板讨要说法,双方当事人因情绪激动一度爆发打斗事件。

    民警了解后发现双方分歧过大纠纷无法调处,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将他们带到老兵调解室。老兵调解员李刚、张吉玲、钱玉超了解情况后,巧妙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协议,石材厂老板一次性赔偿 2.2万元,一起可能引起治安案件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解开“千千结”春风化雨暖人心

    在化解争端、矛盾纠纷方面,老兵调解员如同春风化雨,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019年9月 16日,洪凝街道老兵调解员刘兆宸成功调解了一起长达 14 年的经济纠纷。 2005年却坡村殷某开办了一个油坊加工厂,因缺乏资金,长兰村汤某借给殷某 1500元钱和240斤花生米,但殷某一直未归还。后来汤某年老体弱,且家中又起火,生活十分困难,万般无奈之下申请调解。刘兆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迅速找到殷某反复做工作,言明当年他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汤某倾力支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殷某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于情于理都需要尽快归还欠款。经过数次不懈努力,最终殷某一次性归还了欠款和花生米,还给了 200元捐助,缓解了汤某的困境。

    高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