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丰收 B3

坊间纪事

大禹为什么不回家

  • 日期:20100305
  • 作者:苏潘云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苏潘云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大禹治水》的课文,课后我领着学生们演练这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画外音声情并茂道:“……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扮禹的男孩在假定的家门前来来回回走了三遍,极其认真地做着一步一顿、犹豫不决、引颈回望、最后坚决地掉头离开的动作,而扮演禹之子的孩子按书上内容规定原本没有多少戏份儿,他只需在门口玩耍,间或,漠然地打量一眼或者几眼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父亲禹,确切地说,父亲禹在当年的儿子眼里应该不过是平常的路人,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禹,更不知道那个人竟然还是自己至亲至爱的父亲。

    而父亲禹虽然没见过自己的儿子,但人之常情所在,他该猜得出自家门前那个长相酷似自己的有点儿孤独和落寞的小儿正是自己的骨肉!可是,戴着斗笠,裹着蓑衣,扛着铁锹的禹,几度徘徊后,终于转身离开,挥泪奔赴治理洪水的前线……

    编排这个课本剧的时候,我反复示范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作。课文没有对话,演练时基本上算是哑剧,全靠眼神、动作表情达意。我都有点儿被我自己的构思和创意感动了。

    谁知最后当堂演练时,突然节外生枝。“禹”过家门而不入转身离开时,“禹的儿子”一跃上前,猛地从背面抱住了“禹”,嘴里喊着:“爸爸,你是爸爸吗?你为什么不回家?你不要我们了吗?”

    “禹”愣住了——老师没有预先告知这个情节。还好“禹”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他从我兴奋且惊喜的目光中得到鼓励,明白这个时候可以临场发挥,于是“禹”当机立断回身抱住了“儿子”:“哦,儿子,我是爸爸。我工作很忙,治水要紧,我没有时间回家。我,我怎么会不要你们了呢?”

    “13 年啦,你一次也没有回来过!我出生时你没有回家,妈妈生病时你没有回家,爷爷奶奶死了你也没有回家……妈妈说,你在外面又有了家,是吗?”

    “啊?!”这下子,“禹”再机灵也接不上话了,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

    稍稍愣怔,我便明白扮演禹之子的小孩入戏了。这个孩子,父亲早年外出打工,竟一去不返,至今生死不明。

    紧急刹车!我连忙宣布两位同学演得非常精彩,同时我示意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我注意到在掌声中退场的扮演禹之子的孩子装作漫不经心地悄悄用衣袖擦了擦眼睛… …

    真是,大禹为什么不回家?治水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这样做,从人伦角度出发,值得称颂吗?治水英雄,功勋赫赫,这个不容置疑,可是,13 年来,至于,至于连回次家都顾不上?此举,当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为民造福一心为公,忠孝不能两全?还是,还是真如几千年后的黄口小儿一语道破天机的那样——大禹在外……有另外的家,所以才不回原来的家?

    一时,我困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