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你还体面吗

2017-09-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强词有理
    □ 辛 然
  最近看到“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说的一段话:“真正的社会底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我们社会偏见当中看到的那些人——环卫工、收破烂的、临时工……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烂儿这个专业,月收入达到两万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个社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往往是那些在5A级写字楼里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可巧,今天中午我还迅速心算了下,发现自己竟然撑不起每个工作日都叫外卖盒饭的经济。
  罗振宇说的这段话明显有漏洞。比如,每个行业都有收入拔尖儿的人,看行业收入得看均值,而不是极值。而且,每个收入丰富的人,都是上一个市场循环的幸运儿,赶上了一拨机会。所以平日大家在朋友圈羡慕搬砖的工资条、快递小哥的月收入,但并没谁真的去改行。但生活在5A级写字楼却真的有底层感。“穷体面”并不陌生,只是如今范围如此之广,令人感叹。
  体面,一度是我们80后找工作的大方向。在中央空调冷暖气十足的大楼里,电脑、24小时热水、地毯所组成的工作环境,比工资还满足我们的内心:端了泡着清茶的玻璃杯,站在落地窗前看微缩马路上车流和行人,发一下呆,然后转身回到小隔间,一屁股坐到转椅上继续噼噼啪啪。才十年,这种“享受”就out了!
  怀孕的同事说,老公月薪还没自己高,“就这钱还加班到半夜12点,以后怎么照顾我们娘俩?!我让他辞职算了,在大街上卖包子一个月也能有三千……”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如此市井但在理的见解。体面已经不能满足内心了,按照机会成本来说,我们不知道为了保持体面,而丧失了哪些赚大钱的机会。而且在这一波互联网经济大潮中,这种机会似乎是随处可见的。再说,卖包子也不是不体面的事情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露脸照样做生意。在朋友圈发个广告,生意就开始了。新生市场伴随新理念,放下马云的鸡汤再喝刘强东的。只要赚钱,英雄不问出处,更不问是不是体面。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个道理。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富足小老板娘一枚,生意老公打理,平日玩玩投资理财赚个菜钱,日子十分得意。前阵子,她忽然找我哭诉,自己小孩幼儿园毕业联欢,老师没给安排节目,“我观察发现,没节目的小孩家长,都是我这样的个体户……我觉得耽误了我的小孩!”然后,她疯狂学习、面试,要找一个“工资两千也不嫌少,听上去体面就行”的工作。终于,她如愿以偿找到了,愉快地加入朝九晚五大流。我想,这个成功的行为,让她对有了体面工作后周围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并把其中的正向反馈都归功于“体面工作”上,从而会影响她今后的各种选择。
  稳定、名声好,环境好,看上去正经且忙碌……这大概就是体面工作了,唯独不涉及金钱。我身边有几位“无业游民”朋友,没有固定工作,可赚钱都不少,偶尔做一项工作,也高质高含金。他们的共同点是对自我的高度认同。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就曾说:“叫我们动起来的东西,不见得是身体里面管计算的部分。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我们不需要那么理性、那么讲究科学。只有在可能伤害我们、危及我们生存的状况中,才需要那么做。现代生活似乎诱导我们做出完全相反的事……”比如,我们经常很认真的讨论这辈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能否提高,能否脱胎换骨,能否咸鱼翻身。不得不说这事儿让人痛苦,又毫无头绪。
  所以,关键还是自己的感受。“体面”这件事,工作多年就不会在意了。再好的环境,想想家里的鸡毛蒜皮、老婆闹孩子吵,舒适感也荡然无存。想想人生的剧本,前半生大概都在乱写一气,追求什么安全感、成就感、平常心……尤其是体面,全是坑。一个个溜进去、爬出来,内心才开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