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读书

《易经》里的张爱玲

  • 日期:20110603
  • 作者:李香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李香
  《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被称之为张爱玲的人生三部曲。这回看到了最后出版的《易经》,总算把张爱玲的人生勾勒出来了。在《易经》中,我们看到的是少女张爱玲人生的曲折与沧桑。
  《易经》的故事时间发生在《雷峰塔》与《小团圆》之间,描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张爱玲曾在写给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相比之下,《易经》则全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体会,也因此能将浩大的场面、繁杂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绪,描写得更加挥洒自如,句句对白优雅中带着狠辣,把一个少女的沧桑与青春的生命力刻画得余韵无穷。
  《易经》的女主角琵琶,18岁那年,因为惹怒了父亲与后母,惊险地逃出那个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亲与姑姑。原本母亲打算让她去英国留学,却遇上了战争爆发,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学念书。求学时的琵琶结识了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威胁到香港,琵琶备感流落异地的恐惧与无助,然而母亲非但没能给她半点依靠,反而更显疏离防备。随着香港被日军占领,琵琶不得不中断学业,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为了拿到船票,琵琶发挥出从小累积的世故与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险也在所不辞。通过这个故事,能感受到张爱玲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虽然小说《易经》主要是描述香港沦陷和女主角回到上海的历险,但张爱玲写作此书时已经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回顾将近20年以前的经验,她其实是有着历史的后见之明的。1950年代末,在美国写作《易经》时期的张爱玲,已是一个两度结婚,移民他乡,依靠非母语写作的中年作家了。回望1938年初入文坛以来的种种遭遇,她有理由为自己所经历的变化唏嘘不已,从而理解“易”的意义所在。
  《易经》里的张爱玲,和我们以往读到的张爱玲有了些不一样:比如,我们总认为父亲和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痛点,可读完《易经》,才发觉伤害她更深的,其实是母亲。“打从她小的时候,上海就给了她一切承诺”,这句话潜意识里或有对母亲的依恋,尤其是《易经》用了极大的篇幅着墨母女之间,这是张爱玲早期作品不曾有过的。
  张爱玲将小说命名为《易经》,不免使人好奇她的动机何在。她也许是想借助这部经典的《易经》来吸引西方读者,也许真是希望求助古代的智慧,来参详琵琶或她自己的命运,又也许是对前夫胡兰成微妙的反戈一击,因为胡兰成自战时起就以《易经》的阐释者和实践者而洋洋自得。或许,力图从中汲取一种创作哲学:小说创作正如《易经》一样,以其多变的“象”,诉说着人生种种起落无常,辗转曲折,死而后已。
  最后想说的是,张爱玲的才气、乖张与冷艳,无不像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叫人看不透,也说不明。仿佛她总是习惯于用她笔下的那席“爬满了虱子”的华袍,来掩盖千疮百孔的人生。她的文字,仿佛是深秋初晨的枯枝上所结成的霜华,晶莹剔透,但枯槁尖锐的面目终将凸现出来,突兀惊艳。张爱玲以她艳异传奇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时代的沉浮。
  《易经》
  张爱玲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