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农村大众>中华养生 B3

清浊《黄帝内经》的“元概念”

  • 日期:20100101
  • 作者:
  • 来源:农村大众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接第33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这段“病机十九条”中,关于清稀的体液属寒性,浊稠的体液属于热性的论述,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辨证。

    《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 此处的“浊涕”,代表热性鼻涕。

    《内经》说青脉主“腰痛,足清,头痛。”足清就是脚凉。 真心痛、 厥气病,都有“ 手足清”的证候,指的都是手脚凉。肾虚时出现清厥,也是寒凉之意。血枯的病人“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 出清液,就是吐清水;四肢清,则是四肢凉。

    用清浊说明病机

    清浊是人体内液体的一个属性,在病理状态下就可以表示病机逆乱的原因。

    《灵枢·五乱》说人在患病的时候,只要“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清升而浊降,各顺其道,这样的病证就容易治疗。如果出现清气在阴(下),浊气在阳(上),“清浊相干,乱于胸中”,病人就会出现严重的胸闷。由于“清浊相干”的病证,可以发生于许多部位,如心、肺、胃肠、四肢和头颅,因此由“清浊相干”产生的病证是广泛存在的。

    《素问·风论》说:“疠者,有荣气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文中把“气不清”当做麻风病的重要原因。《内经》认为,清气停留在下部,就会出现腹泻;浊气停留在上部,不能下降,就会出现胀满的病证。

    人在患病的时候,“胃气不清”,就不能输送精微物质。“浊溜于肠胃”时,就会病生于肠胃,也叫“浊气在中”。

    清浊不同  治疗有别

    《内经》认为,针刺治疗一定要注意气血清浊的体质差异,也要分清因病而致的病理性清浊。《灵枢·阴阳清浊》说:“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的时候,“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所以必须掌握好针刺的尺度。

    平素体壮的人,患病后容易已出现“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岐伯解释说:“血清气浊,疾泻之则气竭焉”;“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说明气血清浊不同,针刺的补泻手法也不相同。

    针刺治疗时,有的病人“血少黑而浊”,有的“血出清而半为汁”。需要医生认真观察,才能治疗无误。有瘀滞的患者,应该“两泻其血脉,浊气乃避。”其中的“浊气”,就是“滞气”。

    《灵枢·经筋》说:“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清阴气,就是清阴部的热气。后世把“清法”列为八法之一,清肺止咳、清头明目、 清肝泻火、清心安神、清热解毒、 清热利湿等等,临床运用很常见。

    (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