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国际新闻 A10

■新闻分析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景不明

  • 日期:20090625
  • 作者:记者 王建国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王建国

    6月23日,为期两天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变化论坛第三次预备会议在墨西哥闭幕,参加会议的 17国代表均表示支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此次会议除为7月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和气候变化论坛做准备外,各国环境部门官员还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今年12月的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一项新的全球气候议定书。目前,距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会议前景并不容乐观。

    丹麦气候与能源部长、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主席康妮·赫泽高,6月17日在哥本哈根表示,目前各国气候变化谈判进展缓慢,她呼吁各国加快谈判进程,以在此次大会上取得预期成果。

    历史上,由于发达国家在过去两百多年工业化的进程中大肆排放温室气体,这些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直接导致了全球温度升高。据有关机构预测,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到2050年全球将有2亿人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因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太平洋岛国,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届时,与会各方将讨论制定《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下一步的碳减排目标。

    按照计划,在哥本哈根大会举行之前,今年联合国应举行5 次气候变化谈判。其中,第二次谈判最为关键。这次谈判应制订出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草案,以便在剩余的谈判中形成最终协议文本。如果第二次谈判不能顺利完成目标,那么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取得预期成果前景将会变得暗淡。

    从日前在德国波恩结束的联合国第二次气候变化谈判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约束性碳减排目标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技术和资金支持问题上的分歧,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关键,它决定着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走向。

    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介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要取得成果,达成的协议必须在4个政治议题上“表述清晰”,即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大国限制排放增长所采取的措施、帮助贫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提供控制排放的资金支持、未来协议的“基本构架”。

    在波恩谈判中,发达国家表示可接受的减排目标为8%-15% ,最高不超过24%。这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 25%-40% 的目标相差甚远。更为可笑的是日本宣布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中期目标为在2005年的水平上削减15% ,比基准年1990年减排8%。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所谓第一承诺期期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6% 。而日本的中期目标相对于第一承诺期的目标仅增加2%。此外,发达国家还一味要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上进行量化,这难以让发展中国家接受。在技术和资金支持方面,发达国家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些发达国家气候变化问题特别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让发达国家无偿转让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示,在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之前,量化碳减目标“是不可接受的”。

    虽然发达国家明确了自己可接受的减排目标,但一些NGO 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也提出质疑。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气候变化的专家说,一些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排,虽然他们完成了设定的减排目标,但他们仍可以通过大量交易从国外买进碳排放权继续排放。

    作为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承办国,丹麦政府正积极与各国联络。据了解,丹麦政府近期还将邀请世界上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等再度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商谈。尽管目前各方仍就承担的责任问题争论不休,丹麦首相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仍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预期抱有信心。但是,如果各方在今后几个月内不能就减排目标、资金技术援助等分歧尽快达成一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预期成果将最终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