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想起“出入请下车”

2019-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小说世情
□ 许志杰
  骑自行车走斑马线被交警拦下,让推着车子过去。看拥来挤去的人,明白了执法者的用意,在这人堆里插进一辆自行车,形成人车混行的局面其后果虽无多少不堪设想,却谁也别想走得痛快。记住这点,再没犯过错。每到骑车过马路时,老远下车伺候着斑马线,与行人一起走过去。后来还学着交警的样子试图指导一些骑车过马路的人,有的人像我一般下车推过马路,有的权当耳旁风,生硬地在人群中闯出一条曲折弯道扬长而去。世界这么大,有几辆不遵守交规的自行车横行斑马线,倒也挡不住人们行进的脚步。
  想起了当年很多大院进门处写着“出入请下车”的字样。记得很清楚,我所在单位的大门就是那种传统样式的,两边各一根用砖头砌成的柱子,廓出一个大门,供包括自行车在内的所有车辆通行。进门方向的右侧留出一个小门,作为行人进出通道。传达室在小门边上,那块“出入请下车”的木牌就放在传达室的窗台上,无论进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已经相当沧桑的木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时候汽车少,一个单位有一辆小汽车就非常显眼,有资格乘用小汽车的人更少,一天看不见小汽车出入几次,自行车是主要代步工具。很显然,“出入请下车”请的是骑自行车的人。
  为什么“出入请下车”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没去想这个问题。有时候出入下车,有时候出入不下车,或者半下半不下,只是屁股一抬右腿一撇,做下车状,身子往前一趴,溜之大吉。后来单位大门南侧的柱子被撞了一下,没有发生倾倒或歪斜,几块曾经很硬地长在柱子上的砖头脱落,不知是为了保护现场还是根本就无须打扫,那几块砖头和一些石灰渣子一直散落在大门一边,直到有次单位打扫卫生才被我们这些共青团员清理。关于这次大门柱子被撞衍生出很多故事,疯传这位司机是走后门进来的,根本不会开车。为了能进我们这个听上去不错的单位,临时学了几天,结果第一次开车出门就撞在了柱子上。不过还好,撞下的砖头没有砸在小汽车上。那位不会开车的司机毕竟年轻,临危不乱推开车门滚了出去,大门外正是下坡,小汽车借势出门,躲开了散落的砖头,车与坐在车里的人完好。问了很多人,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这个故事,没有一个人在现场,跟我一样听别人说的,可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后来的变化是从此没人敢出入不下车了,被撞的那根大门南侧的柱子一直没有维修,好事者放话哪天被风一吹柱子真的倒了,说不准砸着谁和谁的自行车。于是,所有骑自行车的人每天推着车子走小门,出入请下车真正落到了实处。大门成了摆设,那根被撞的门柱子又带伤坚持了数年而不倒。
  这个听上去有点虚构的故事与“出入请下车”关系并不密切,我理解的是,出入请下车实际是个礼仪问题,是骑车人对行人甚或对单位的尊重。我还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了自行车,属于父亲上下班专属,不过哥姐还有我都是利用父亲下班自行车空闲时,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会儿家里有辆自行车比现在有辆汽车难,学会骑自行车比现在会开汽车也难,学会了骑车出去的礼仪比时下的交通规则更难。一天,我们家族中爷爷辈的老人趁我父亲回家去告我的状,爷爷说老远看见我骑着自行车,速度很快,车铃铛稀里哗啦地响,嘴里吹着口哨,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爷爷做过教员,词特别多,经他一形容,我整个一小街痞。村里人推崇一位在附近煤矿工作的人,说人家只要一到村头推车步行,见谁都热情地打招呼,嘘寒问暖,礼数到位。初中时我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只要骑车出门母亲总是叮咛,见着老人要下车,在村里不用铃铛,别抢道,推着车进学校门。后来我学会开汽车母亲也这么说,她未必知道每个单位的门口“出入请下车”,却深知无论骑自行车还是开汽车,其中的礼数要到。本不该揭短,前几天宿舍区两辆私家车一进一出,因为谁先进谁先出对峙在大门口很久。假如两位驾车人晓得大门口曾经有块“出入请下车”的牌子,或许就会互相让一下,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路路畅通。
  这么一说,“出入请下车”既有广度也有高度与深度,是不是有必要再把这块牌子立在大门口,至少可以让人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