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病房母亲

2017-12-22 作者: 辛然 来源: 大众日报
  小说世情
  □辛然

  隔壁病床的那家来自临市的县城,让人有些看不上。病童的父母和叔叔三个人,照顾术后昏迷的孩子时乱成一团,毫不默契。三个人没有分工和排班,护士交代护理注意事项,三个人都在听,但都记不清,实施起来先对对他们各自接收的讯息,往往出现遗漏,继而被护士问责。
  护理的事情,男性靠不住似乎是可以被原谅的。于是病童的母亲是最经常被护士问责的。孩子没定时翻身,关节压红了,手水肿了,脚跟磨破了皮……护士一天要数落母亲数次。这个母亲确实大大咧咧的。她并没有病人家属一贯的“一脸丧气”,反倒是事不关己的样子多些,过于轻松。因此,我们一开始会猜测她与病童的关系:怎么看也不像个母亲啊。
  住上两三天,一个病房的病友就互相了解了。我们得知病童是先天脑积水。“产检时候说脑袋大……小地方的医院检查不行。出生六个月了说是脑积水。……说自己脑子疼,我们这不来了济南,本来要去北京那边的。”这是病童父亲的介绍,他平时很少说话,说起孩子来倒很健谈,连换药时间都忘了。母亲对孩子的缺陷也毫不避讳,滔滔不绝:“他知道自己脑子有病,他想说话但说不出来,很慢,现在只会叫妈妈。”病童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姐姐。所以全家是因为他是个儿子而全力救治?我们这些健全人揣测。“你看,我女儿,漂亮吧!”母亲给其他人看她手机上的照片,得意地介绍。又不像重男轻女的样子。“他要什么吃的我都会买给他,从来没有亏待他的嘴。……他爸爸都不想要他了,我坚持要他。”终于,有个心直口快的人问:你们来治病,收入怎么解决啊?三个人都没答话。
  这个问题很快由医生再次提出。经过医院会诊,医生劝这家人转科室,目前所在的内科对孩子的病情无法提供更多帮助了。
  医生谈话后,母亲沉默许多。大多病人急匆匆地要住院,又急匆匆地想出院,病床上躺的人轮了一波又一波。只有那三个大人还在,照顾孩子越来越顺手。母亲可能已经习惯了让孩子“随随便便”的活着。别说望子成龙,只要会叫“妈妈”她就满意了。有次我见到,母亲看着儿子半睁的眼睛,伏在他面前问:“看到妈妈了吗?看到了吗?”
  旁观者考虑的“选择”,对母亲来说并不存在,她只有一条路肯走,就是让孩子用最好的方式活着。很快,这家人联系了别处,离开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