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与美邂逅在访古的途中

2017-08-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林颐
  《古艳遇》濯濯然有清凉之气,原打算闲抛书卷午梦长,谁料想,一旦亲近,便不愿放下。
  作者柳向春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浸淫古籍书目、文献整理工作多年。尽日与古物打交道,练就慧眼鉴真的本事,于浮世繁嚣中自守一隅,若有所得且化为文墨,时与同好漫谈相商。其文陆续刊于《藏书》《藏书家》《上海文博论丛》等,此次结集精选了26篇,终于从深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这26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文献和实物为依据,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兼之以古雅遒逸的笔触,体现了作者熟谙文史掌故,悠游中国传统的为文特色。比之文气的绵远络绎,内容的扎实厚道,更折射作者身为鉴定家的见多识广。
  以《士礼居旧藏汲古阁本<梦窗丙丁稿>述》为例。柳向春撰此文非为赏析,而是阐述自己的版本学理念。先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述梦窗词的初刻,即汲古阁明末时的《宋六十名家词》版的影响力。由于播散甚广,仅大陆公藏单位就有三十余家收藏,所以算不得珍贵。那么,为何特别看重士礼居旧藏呢?因为有些附加因素对决定版本的良莠至关重要。
  柳向春接着畅谈对清代吴中四大藏书家之一士礼居主人黄丕烈之人物品藻。他推断,汲古阁梦窗词不入这位藏书大家之法眼,细细翻阅,藏本毫无收藏印记反倒有一百余处黄氏校笔,可见黄丕烈的纠结心态。然而,正是名人的批校和题跋提升了版本的价值,因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柳向春梳理刻本的递藏过程,尤对民国苏派画家吴湖帆诗词书画之创作加以分析,更以吴氏《丑簃日记》中关于《梦窗丙丁稿》的记载相互印鉴。这一番费心费力、徐徐推进的功夫,非等闲可为,毕生积累与发酵遂得此佳作。
  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有言:“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明帝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创立鸿都学,以集奇异,天下之藏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乘……”。此书是提及收藏的重要专著。溯其源头,从开始就显出纷纷乱乱。鉴藏之道,悠长漫远,原是帝王贵族、文人雅士玩物遣兴之消闲,近年渐由王谢堂前飞入民间。收藏之兴,勃勃然而又惘惘然。要避免乱花迷眼,首先须常看书画实物,加深自己的感知认识,更需要真正的专家指点迷津。文物之所在,总要生出些怪诞不经的非常人事。古书里说有一种灵犀,点燃其角能照亮幽黯隐蔽的地方,后常喻作事理洞察、是非明辨之要义。上海博物馆之藏品胜境,有柳向春等人掌眼把脉,真是有幸的。
  于我等而言,能读到芬芳的好文章,便是欣欣然的享受。
  《古艳遇》
  柳向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