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财经

掘进战线上的“老黄牛”

——记淄矿集团正通煤业综掘分公司班长刘林忠

2017-06-07 作者: 马景阳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刘林忠(资料片)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刘磊
   本报通讯员 韩 通 王跃

  5月23日,记者来到淄矿集团正通煤业公司高家堡矿井102泄水巷采访该公司综掘分公司班长刘林忠,可等了半天,都没能等到他闲下来。扛锚杆、开综掘机截割、截割完后敲帮问顶……昏暗的光线下,刘林忠带领职工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掘进施工作业。直到他抽空吃饭的时候,记者才有机会跟他交谈。此时的他浑身湿透,汗水顺着他的两鬓直往下流……
  刘林忠今年50岁,从参加工作起就奋斗在掘进一线,至今已有31年了。
  “31年工作在掘进一线,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不善言谈的刘林忠腼腆地笑了笑:“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憨厚、朴实的刘林忠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早已把自已的根扎进了煤海深处。
选择了就不轻言放弃
  “从原西河煤矿到岱庄煤矿,再从岱庄煤矿到正通煤业公司,刘林忠都是响应号召,第一批走出去的。”跟刘林忠共事十几年的该公司综掘分公司副经理潘守杰说。
  2014年7月,刘林忠随岱庄煤矿综掘一队来到正通煤业公司。新单位远离家乡1000多公里,井下生产环境复杂,好多职工来到没多久就开始打退堂鼓。作为班长的刘林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来到省外创业,不能就这样轻易退缩。”刘林忠说。为了稳定班组职工,他带头出满勤,带头研究高家堡矿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掘进施工工艺。
  “当年8月底,我们接过了来到正通煤业后的第一个掘进任务——一盘区辅助运输大巷。”潘守杰说,受冲击地压影响,公司采用了拱形巷道掘进工艺,但以前他们在岱庄煤矿都是施工矩形巷道,对拱形巷道施工一点经验也没有。刚开始施工的时候,不仅效率低,巷道成型质量也差。为尽快掌握拱形巷道施工工艺,刘林忠利用下班时间专门到该公司其他掘进单位取经,通过现场多次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煤巷拱形巷道截割工艺的方法,割出的迎头能达到一次成型。
  成功的喜悦不仅让职工们重新燃起了工作的信心,也让班组职工情绪稳定了下来。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去年8月份,综掘分公司遇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2回风顺槽掘进施工。地温高、作业环境空气湿度大、大断面和沿空掘巷经验缺乏等一系列困难摆在了他们面前。刘林忠带领班组职工主动接过了攻坚克难的任务。“因为从两帮渗出的老空区水温高,导致迎头空气湿度很大,职工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体力消耗很快。”刘林忠班职工陈爱新说,为了让职工缓解疲劳,刘林忠让职工轮流在迎头和外围施工,他自己却一直坚持在迎头,直面恶劣的环境,从事迎头截割、打锚杆等最繁重的工作。
  “有时看着他年龄这么大,还事事冲在前,干得比我们还多,觉得挺心疼的,但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我们确实离不开他。”陈爱新说。刘林忠通过不断摸索试验,改进了原有截割工艺,通过预先截割底板释放冲击地压压力,在沿空侧预留一刀截割等措施,不仅保证了迎头成型质量和安全,掘进效率还提高了10%左右。这项工艺创新后来被推广,职工们还为它取了个风趣的名字“刘(留)一刀”。
留守作业让我们来
  2016年10月初,该公司停产放假集中检修,大部分职工可以回家休息度假。但为了保证节后正常生产,需要留下一个班人员在103施工道完成剩下的近50米掘进施工,并保证在假期最后一天前贯通。“当时,我们征求班组长意见,问哪个班组愿意留下来。刚开始大家都不吭声,最后刘林忠站起来说,他们班留下。”潘守杰说。在12天的时间里,他带领班组职工不仅完成了103施工道的贯通,还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了施工道的皮带安装。
  无独有偶,今年春节放假前夕,该公司202回风顺槽施工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保证202回风顺槽春节前贯通,刘林忠带领班组职工又从其他迎头调回到这个迎头施工,并立下了军令状:“顺槽不贯通就不回家过节。”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合理穿插工序,优化施工工艺,他们班每班完成进尺4米,效率比其他班组提高了20%左右。最终202回风顺槽比计划提前3天顺利贯通,为该公司节后组织生产提供了保障。
  没有英雄的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刘林忠在平凡的掘进一线实践了一个煤矿工人、一个劳动模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