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爆款文”流行泛滥的背后

2017-04-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强词有理
    □ 许民彤
  在文娱新闻中、在网络上、在自媒体平台上,有一种叫“爆款”的文章,内容涉及明星娱乐八卦、伪情感和伪励志鸡汤,它们动辄有“10万+”的阅读量、“百万阅读量”,充满炒作、营销、跟风的意味,那么,这样的“爆款文”是怎样炮制出来的?
  首先,采取流水制造的方式。比如近期的两明星撞衫一文,充满“套路”模式。此文的作者应该是长期关注热点明星的微博,一旦有娱乐话题性的素材出现,便配上微博图片或网友评论截图,再适当加一些该明星的背景内容,就可以马上成稿。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流水制造”手段写成的“爆款文”,其基本路数是,只需要三四百字,配6张图,开头引述明星新近的事件,中间交代背景,最后加几段自己口水化的看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是一篇文章。”更有甚者,有的自媒体已经组成团队机构化运作,打造规模化的产品线,“一个近百名员工的公司,每天可产出数千篇文章。”所以,那些流行的所谓“爆款文”,都是雷同、仿造和复制的产品,充斥着一种浮躁、商业营销、挣快钱的风气,甚至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抄袭行为,这已不能不令人关注。
  其次,“爆款文”多以所谓新奇、猎奇和刺激面目出现。有一作者说,他的一篇“爆文”,写“一名老汉被城管围殴,路人无一相救”,他最初看到这则消息,是一条没有时间地点的图说新闻,后在网上找了更多城管图片,拼凑出一篇四五百字的图文消息;“有一些自己加的内容和夸张表述”,“我会故意说城管拿着‘三到五米长’的棍子,然后说‘持续地’殴打,各种语言加工,故意去引导读者的情绪。”很多爆款文都是这样,打擦边球,追求爆款,在内容和标题上大做文章,“故弄玄虚、震惊耸动、挑衅威胁、低俗挑逗等标题党”是这类“爆款文”常见的类型,其意在刺激感官、诉求欲望、消费至上、娱乐至死。
  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眼球经济”时代,电视需要眼球,只有收视率才能保证电视台的经济利益;网站需要眼球,只有点击率才是网站价值的集中体现;杂志需要眼球,只有发行量才是杂志社的生存命根;图书出版靠低俗的“书名”赚眼球。而所谓“眼球经济”,其实质就是为了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为吸引眼球,为了搏出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
  在流行文化表达的泛滥中,其主要特点就是追求所谓的“新奇”,仿佛只要是新的,就必然是有效的,如果什么东西被冠之以“新”,就会身价百倍,就会产生刺激作用,否则就会被不屑一顾。“爆款文”之所以流行,利用的就是人们的这种“猎奇”心理。
  还有,抄袭泛滥,成为潜规则。有自媒体做号者注册一个同类账号,把A平台的优质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去B平台,以赚取足够的流量。有的熟练的做号者只改题目,东拼西凑便成为一篇伪原创文章,或者调整一篇文章的段落顺序和语序,同一个意思换句话表达,使机器难以查重。而且,这种“爆款文”的抄袭,几成一种通病,抄袭者既无因为抄袭产生的侵权犯罪感,更无道德约束,这便决定了目前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自媒体账号产出的内容多不具有真正原创能力,缺乏个性化的色彩以及作者的独特的精神印记,而是大量炮制生产出毫无价值和阅读体验的低质内容,因此,称之为“信息垃圾”不为过。
  所谓“爆款文章”的“百万阅读量”,固然与“炒作、营销、跟风、抄袭、拼凑”等等手段作祟有关,但它们更是阅读市场的需求。为什么“爆款文章”多以娱乐八卦、情感类内容为主?这主要源于一些读者的需要。这类“爆款文章”,正是利用了读者热衷于明星八卦的娱乐心理和情感诉求,甚至能为某些读者的某种情绪状态特别订制。这就像再烂的电视剧也有观众一样,再烂的书名也能吸引某些读者一样,读者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才提供给读者。讨读者的欢心,迎合读者,取媚读者,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文化生态。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是一种消费流行文化的折射。为什么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自媒体账号鲜有思考和普遍意义上的原创,但“爆款文”却是大行其道?这种消费文化有一种原则性的生产产品的方案,根据它,相同类型的产品就能及时地、畅通无阻地到达相同的接受对象那里,并在长时间内带来巨大的利润。“爆款文”能够炮制出“百万阅读量”,遵循的也是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东西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这样的一种“工具理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