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当资深吃货遇上健身达人

2017-04-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知食分子
    □ 李海燕
  作为一名好吃懒动的死宅星人,极少运动。这一两年突然发现自己身陷健身达人的包围圈时,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急忙往嘴里塞了块巧克力,平复一下自卑的心情。
  身边,有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每天散步1小时的领导,有每天步行10公里一年多减重四五十斤的同事,有业余时间到处去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同学,还有请了健身私教决心告别“蝴蝶臂”、练出马甲线的闺密……本来受到的震动已经够大的,因为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又遇到了一帮运动狂人同学,人人仿佛十项全能,啥运动项目都会不说,最可怕的是还有部分人每天超大运动量还早午两顿控制饮食外加不吃晚饭!
  身边的健身达人越来越多,而且带着近乎宗教般的坚忍投身其中,这让爱问问题的我不得不高速运转一下自己的大脑——如果这也算运动的话,我总算也入伙了——追问一下这是为什么?
  最主张为伟大的事业、为集体“献身”的中国人,突然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并用运动或者健身的方式夺回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在我看来,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比如对前些年酒桌上流行的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所谓社交原则,实在理解不了,身体和感情本来是一伙儿的,啥时候就对立起来非要伤一个才能保全另一个了呢?仿佛我们的身体一旦置身人群的时候,除了我们自己,谁都有权支配它。而且,就我们的民族性来说,我们本来也不像古希腊人那样懂得关注和欣赏躯体的健康美,我们更看重才华和智慧,所以才有了崔莺莺的倾国倾城貌,要配张生的多愁多病身。古代的美男子卫玠,更是娇弱到因为围观群众太多生生给“看杀”了。说实话,挺奇怪的审美,但就连我等也不自觉地受了影响,偶尔听见“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鬼话,居然也没反驳。
  更为有趣的是人类发展史对身体的要求,原始社会,只有最强壮、最灵敏的身体才能获得更多生存权。后来,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延展或替代身体机能,从手脚到躯体,最后连大脑也沦陷了,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思考能力已完败人类。是这样的危机感让人们要重获对身体的控制权?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健康、协调、比例恰当的身体会使身体的拥有者和旁观者都获得更多的愉悦,这总没有大错吧?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最近蒋方舟写的《马拉松就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一文里就稍嫌刻薄地表示,马拉松是中产阶级的苦修,用来表达自控,或者缓解焦虑减轻压力,甚至逃避。头一次听说,跑步还分阶层。更有甚者,有人称跑步健身者的每一滴汗水里都闪着优越感的光芒。这种带着文化暴力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上挺常见的,看上去是在指摘别人的虚荣和矫饰,谁知恰恰暴露了自己小文人的傲慢:自以为懂了一些东西并沉醉其中时,情感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自以为掌握着一种集体形态的大众文化,有种掌握了“公理”也就不需证明的样子,于是就会党同伐异,甚至会发展成镇压质疑者。其实跑步也好,健身也罢,只要没有伤人伤已,每一滴汗珠里要闪什么样的光芒都是人家的自由。当然,我也支持蒋方舟和其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至少他们表达得都挺俏皮。
  可一个资深吃货遇上一堆健身达人也不是一点烦恼也没有啊,还能不能好好一起吃顿饭就成了问题。在吃货眼里,只有好不好吃一个标准,在健身达人那里,就成了吃对吃错的问题。请了私教的闺密就教导我,健身行业有句话说,三分练七分吃,吃错你就白练了。难道从此我们在一起,就只能吃少油没盐的健身餐,一辈子围着鸡肉、虾、糙米饭、燕麦、鸡蛋、水煮蔬菜打转?天,感觉就告别了平凡人的饮食,似乎就告别了平凡的人生……我得想一想再作决定。
  虽然马克·吐温说过,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虽然养生健身达人们喜欢说,对高油、高糖、重口味食物的渴望,是一种低俗的品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依然不能下定决心,从此过上一种养羊或者喂兔子式的生活,因为那样我会悲愤地想到,难道我们奋斗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重新过上地主家长工式的生活?况且,我的味蕾颇具贪婪的品性,总是渴望着鲜美的味道,而肚子更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总是忘掉我几个小时之前刚满足了它的需求,又开始咕咕叫了。
  好啦好啦,人生是悲哀的,但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晨,支撑你从床上跳起来,是你总得期待点什么。而其中最美好的部分,是人们各自期待着自己的期待。你从挥汗如雨的运动中获得乐趣和力量,我从油焖春笋和红丝绒蛋糕里抵达自由和梦想,都挺好啊。在明早的晨光里,捧着我热爱的甜食,为之献出我的胃和灵魂,并且不忘以赞美和欣赏的眼神,看着你在春风里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