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移风易俗生态葬 文明祭祀寄哀思

2017-04-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威海市市民在刘公岛附近海域进行海葬。(□彭辉)
  东营市边防民警和辖区小学学生种下“追思树”,缅怀革命先烈。(□方垒)  
  □记 者 彭 辉
   通讯员 林伟强 报道
  本报威海3月31日讯 今天,威海市2017年春季海葬活动在刘公岛附近海域举行,共有36名逝者骨灰伴随着鲜花撒入海中,这是该市2012年以来第7次举行海葬活动。
  威海自2012年起实施海葬活动,由政府组织向海中撒散具有威海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的骨灰,丧属人数、船舶使用费、可降解盒费、鲜花费、手套费、礼仪费、海葬证费等服务费用全部免除。为了给家属提供祭祀场所,威海市公墓管理处还专门树立了海葬纪念墙,用于镌刻使用海葬形式逝者的姓名。
  威海市提出,到2017年前,每个区市至少规划建设一处城市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和一处树葬公益性公墓;到2020年,全市80%的镇(街)要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
其中城镇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要分别达到100%、30%、50%。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威海市公墓管理处新修了壁葬区、花葬区和草坪葬区,可提供数千个墓位。
  威海还出台节地生态安葬补助政策,对选择不留骨灰的逝者亲属,给予每例1000元的补助;对选择骨灰撒海、树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法的,给予每例800元的补助。对原有散葬墓穴,政府免费将其迁移到公益性公墓,并免费提供骨灰安葬墓位。威海出台了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政策文件,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并将这些要求纳入监督考核范围。
  威海市民政局局长栾波说,“薄葬”的同时,威海还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厚养”。该市积极探索具有威海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路径。截至2016年底,该市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1张,居全省首位;所辖环翠区成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打造了全省首个市域一体的居家养老与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并成功入选全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同时威海推进医养融合工作作为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医养融合产业发展进入体系不断完善、规模持续扩大、资源加速整合的新阶段,2016年,威海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和“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