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民办博物馆,如何破解运行难

◆成本高人气低,缺乏成熟盈利模式◆办馆还需更专业更有特点

2017-04-01 作者: 王兆锋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忠友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民间博物馆的作用日益彰显。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民间博物馆发展情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近日记者在聊城进行了采访调查。
民营博物馆运营有点难
  在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雕刻葫芦、剪纸、面塑、粮食画、老粗布等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初衷,是挖掘、保护、传习、研发推广非遗项目,把民间艺人与游客对接起来,展示聊城非遗的魅力和独具个性的地域风貌,推进非遗的传承保护。”体验馆负责人梁平说,“开办2年了,游客不多,赔了30万,我是靠其他的生意补贴这个馆。民间艺人见不挣钱,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了。”
  而在郭丹龙所创办的东昌府民间艺术博物馆,遇到了相似困境。他对当地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设卡建档,开办这个民间艺术博物馆,于2013年11月份免费开放。该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博物馆已收集东昌雕刻葫芦、民俗用品等展品500余件,除展示外,还进行现场技艺展演及技艺传习。可是博物馆运转不易,最低谷时我掉了10斤肉。”郭丹龙说。
  “没有集团的支撑,开不下去。”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鹤说。3月18日是周六,聊城古城区大街上车来车往,游客不少。但位于光岳楼西侧的明清圣旨博物馆的展厅里,两个多小时,一位游客也没有。这个博物馆由聊城裕昌集团董事长吕乃涛创办,藏品以明清时期的诏书、国书为主,科举试卷、官场文书等文物为辅,展品2000多件。“刚开始的几年,每年能接待1万多人,收支基本持平。去年仅收入了20万元,而光房租就32万元,加上员工工资、水电费和维护费,一年赔了40万。”李鹤说。
试验多种模式寻找盈利点
  郭丹龙跟3位朋友一起投资20万元,把非遗产品包装成礼品出售,但过了一年没挣到钱,3位朋友把钱撤走了。但郭丹龙没有放弃,“一年7000多人参观,证明了博物馆的价值所在。”
  “我在努力寻找新模式,走出困境。”梁平正在研究对非遗产品包装销售模式的创新,比如用葫芦研发做艾灸器等。同时,探索与旅行社、学校的合作。梁平的努力见到了效果。她开发了多款东昌老粗布产品,称为“东昌古锦”。在体验馆传授制作技艺的同时,梁平还在节假日走向街头,让市民及游客体验纺线及织布过程。一块老粗布,可卖到100多元。一位农村妇女,仅用春冬农闲时节织布,就挣到2000多元。在梁平的带动下,如今在东昌府区,老粗布已成为农民赚钱的新门。
  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让郭丹龙看到了希望。“我最大的压力是房租,一年需要5万元。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办事处规划300平方米建设用地,又向上级申请50万元资金,重建了博物馆,这样我最大的压力就没有了,能专心搞传统文化的研究了。政府这样支持咱,我一定好好干!”
民办公助,共同把事情办好
  聊城市文物局原局长、研究员陈昆麟介绍,聊城的民办博物馆,从主办方来看,分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办的,运行经费有企业的支撑。一类是个人办的,这样的博物馆,单靠博物馆的门票收入,较难维持正常运转。
  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陈昆麟建议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来扶持。一是从专业性建设上扶持,由专家进行专业性指导,使博物馆办的更专业、更有特点,更吸引人;另一方面,就是进行资金扶持,共同把事情办好。
  山东省文化艺术省级重点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学科带头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宪昌认为,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盘活民间文化资源的角度看,民办博物馆很有必要。但个人办博物馆应量力而行。张宪昌建议,政府从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层面考虑,加大对优秀民办博物馆的管理、扶持。同时,民间博物馆运行问题可探索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如开封的朱仙镇,盛产木板年画。当地组建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民办的木版年画博物馆,相应地纳入了这个“大盘子”,后续发展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