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朋友圈投票是一种什么病

2016-12-21 作者: 张楠之 来源: 大众日报
  □张楠之

  恐怕每个玩朋友圈、微信群的人都曾遭遇过“拉票”现象,被朋友要求为其参加的某项评选活动投票。很多人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这些投票大都以摄影比赛、书画比赛、宝贝才艺风采展示、征文评选、评比选优等形式进行,还会按照最终得票排名提供颇具吸引力的奖金或奖品。参与者只需点击进入投票页面,勾选目标,轻按投票键,即可完成投票。
  细究起来,朋友圈里的投票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性的,一类是非商业性。商业性投票活动是朋友圈各种投票活动的主流,发起者大都是商家,也是以各种比赛、评比的面貌出现,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促销。非商业性投票活动虽非主流,却也很常见,其发起者通常是各级各类学校甚至是机关事业单位等,形式则以评优为主。
  由于票数排名直接影响比赛、评比排名先后和奖金多寡,而票数高低又取决于投票人数的多少,所以,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票数赢取更高奖项或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亲友团”,在朋友圈、亲友群广发求助信。这也是为什么朋友圈、微信群里常见此类拉票活动的原因所在。
  朋友圈里的人大都是亲朋好友,转到圈子里来的拉票帖也都是“朋友的朋友”的关系,而且很多拉票帖言辞恳切、近乎乞求,很难让人拒绝。甚至一些较有身份地位的人还会在班级、单位、行业圈子或群里搞半强制性拉票,更是让很多人想不投票都不行。这些情况决定了投票活动中的每一票,都或多或少有被“绑架”的成分在内。而被“绑架”的对象,则不仅有亲情、友情,还有同事情和上下级关系等。
  由于投票时大都需要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或让商家读取自己的“公开信息”,这就不避免地牵涉到另一个互联网时代最惹人担忧的问题——个人信息泄漏。笔者也不止一次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过朋友圈的投票,事后,不仅会时常收到商家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更是常能接到促销短信甚至电话。询问周边的朋友,大都有同样的烦恼。
  就商业性投票而言,能否取得预期的营销效果,其实是个很大的疑问。要知道,被友情绑架而来的投票者在按下投票键时,大都只是单纯地投票而已,根本无意于了解商家所试图展示的东西,而稍作留意者,恐怕也很难对商家有太多正面印象。至于其中所隐藏的收集个人信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隐患,则更是让被电信诈骗吓成了“惊弓之鸟”的人们不寒而栗。
  就非商业性投票而言,由于非商业性投票大都由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发起,这就决定了人们在公平性问题上,比商业性投票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拉票和刷票的存在,使得这类活动虽然都披着公平竞争的外衣,实际上却很难说有多少公平性可言。而此类活动一旦失去了公正性,受损的就不是某个部门,而是学校或政府整体的形象。
  泛滥的朋友圈投票已经成了一种“病”,这种病该治一下了。治理朋友圈投票乱象,需要解决谁来管以及怎么管的问题。既然微信等是进行此类投票的平台,就有必要从平台入手,构建更加公平、规范的游戏规则,再辅之以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就是让公众在一个更加清静、安全的“朋友圈”里开心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