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枣矿集团走出依法治企新路子

2016-12-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法治国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将法治枣矿建设与企业合规管理有机融合,以法治思维和方式规范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结构性减税等一揽子新政,挖掘价值潜力,释放内生动力,提高创效能力。2016年1—11月实现法治创效3.3亿元,有力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用法治思维提升企业管理境界
  “全面推进法治枣矿建设,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枣矿集团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枣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满慎刚说,“要通过3—5年的努力,在枣矿构建以法作决策、以法保经营、以法助创新、以法防风险、以法保稳定、以法促发展‘六大格局’,打造依法治企的升级版。”
  枣矿集团成立了法治枣矿建设委员会,建立由总法律顾问牵头、专业机构和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点突出、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推进的整体工作格局。同时,把法治枣矿建设纳入了“十三五”规划和集团整体战略,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三重一大”制度,开展“四个全面清理”、“法治创效”、建设“规范规矩型枣矿”等工作,对集团10个业务板块、38项重点治理任务,制定出6个法治规范性文件和12大项精细化考核细则,并明确标准和要求,使法治思维深度融入企业管理。
  “树立法治思维,既要懂得市场竞争、商业智慧,更要熟悉契约规则、法治精神。不断推动法治枣矿建设,重要的一环就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法治素质。”据枣矿集团宣传部部长刘德科介绍,今年下半年,枣矿宣传部牵头举办了“法治枣矿”建设知识竞赛,打破以往知识竞赛都由青工参加的惯例,改由单位分管领导、法律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人力资源科科长等关键人物参加,其竞赛内容之广、形式之新、结合之实前所未有,不仅展现了法律工作者的法治素养、工作实力,也给干部职工群众传播了丰富实用的法律知识。
  为提高全员法律素质,枣矿集团将普法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并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开办法治建设栏目,面向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活动,营造了依法治企的浓厚氛围。此外,还坚持每年分不同层次举办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普法培训班,邀请上级部门法律专家学者来矿区授课,对企业各级负责人及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通过组织党委中心组法治课堂、管理干部上讲台讲法、法律宣讲进基层普法等“法治建设一堂课”活动,使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用法意识不断增强。
  
  用法治方式拓宽企业创效路径
  早在2014年12月份,枣矿集团所辖矿井蒋庄煤矿就成立了经济政策研究会。2015年,《山东省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实施办法》下发后,他们敏锐地发现,文件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对衰竭期煤矿,其剩余可采储量下降到原设计储量20%以下,煤炭资源税减征30%。”他们立即启动减免资源税的审批工作,成为矿区首家享受到资源税减免的矿井。
  “法治创效作为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平台,体现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与企业管理具体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通过依法治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传统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挖掘创效途径,发挥内生动力,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企业管理内涵,从而实现法治创效。”枣矿集团总法律顾问高来喜说。
  枣矿集团利用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除“僵尸企业”和“去产能”等政策机遇,组织有关人员系统研究经济新政策,在供给侧改革、减免税费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土地塌陷整理、降低隐形成本等方面依法争取国家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效益红利,开辟了依靠法治创效的新路径。
  为进一步规范政策创效运行,枣矿集团成立了政策创效研究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会长,财务总监、总法律顾问为副会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创效分会、财务创效分会、管理创效分会、法治创效分会、安全技术创效分会5个分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形成了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分工负责、上下结合、内外联动的格局。
  枣矿集团还坚持法商融合、依法维权。面对历史遗留案件、重大疑难案件以及应收账款带来的沉重负担,枣矿集团调动内外法律资源,积极探索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模式,采用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清欠维权活动,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协调处理各类法律纠纷案件118起,依法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
  枣矿集团变被动应诉为主动出击,及时采取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回收拖欠款,降低应收账款数额。通过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函、催告函等方式,向各欠款单位发送催款通知50余份,清回欠款6205.45万元。通过采取分批次、分区域集中主诉立案清欠的方式,新立主诉案件17起,涉案金额1.17亿元,通过诉讼执行回款3250.4万元。
  针对部分重点复杂疑难案件,通过召开研究分析会的形式,坚持一案一策、专人跟进,找准突破口,明确仲裁诉讼思路,调动内外法律资源,积极探索“区域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实务处理培训”纠纷案件管理模式,提高诉讼应对能力和法律纠纷处理技巧、水平,使矿区重大疑难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为企业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在某银行诉枣矿集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调整办案思路,辗转2000多公里赴青岛、胶州等地,向10余家单位20余人调查取证,取得了关键性证据,法院最终驳回了对方起诉,仅此一案为枣矿集团避免损失近3000万元。
  
  用法治保障强化企业风险管控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枣矿集团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战略规划、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运营、财务管理、外部项目开发等重大决策都涉及法律风险的防控,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后果。
  “风险管控需要过程控制,必须提前预警及时防控。”枣矿集团财务总监许庆刚说。他们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创新实施了以解决关键矛盾和处置关键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台账化管理,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发生后对企业经营、发展、稳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评定出企业“一般风险、中等风险和重大风险”三级风险预警等级。按照风险类别、风险特点,制定风险信息预警、处置流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对发生风险事件概率高和影响程度大的风险信息,专门制定重大风险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运用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重大风险报告,对风险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把风险控制在可控状态。
  他们还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提出企业“风险体检”标准菜单化管理模式、风险管控体系,并在财务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和合同专业系统进行推广应用。在合同管理“风险体检”菜单中,以合同管理流程为主线,分为3个阶段流程,提炼出19个风险体检项目,排查出88处风险关键控制点,研究制定120条应对措施,最终编制出合同“风险体检”标准化菜单明细,形成“110”风险预警、“120”风险救治模式,有效提高了合同风险识别、预警和化解处置能力。该课题成果在2014年通过国家级验收,并分别荣获2015年煤炭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和2014年度山东省煤炭行业经济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行,枣矿集团依法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会一层”法定职责权限,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议事规则,明确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定为重大决策事项的必经程序,将法律审核意见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充分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的“引导、控制、规范”和决策参谋作用。
  为确保风险防控实效,他们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归口负责分级考评的原则,构建了由安全生产、廉洁、战略、财务、人力资源、法律风险6个专业风险防控考评和一个基础管理工作组构成的“6+1”监督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风险计价、量化考核、综合评价等手段,落实风险“以分计价、综合考核、按分奖罚”的制度,推行“风险累计积分制”和“风险回购制”,实现了风险目标层层控制、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分解。
  今年以来,枣矿集团认真研究新常态下风险发展趋势及变化,新辨识出运营风险60项、财务风险20项、法律风险19项、战略风险16项、市场风险4项,并按照风险预警报告处置流程,专门下发风险预警提示函9份,对7家单位存在的应收账款、劳动用工、土地使用权等风险事项进行了重点预警提示,有效规避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用法治手段破解企业治理难题
  “当前,枣矿集团面临着改革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要想破解发展瓶颈制约、防范各类经营风险,解决企业治理难题,就要不断增强依法治企能力,努力实现依法规范公司治理由治标向治本转变。”枣矿集团总经理杨尊献说。
  煤炭“黄金十年”时期,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枣矿集团在快速发展中也滋生了四级及以下公司、挂靠公司、关联交易、用工不规范等“大国企病”,不仅成为经营上的“包袱”和“漏洞”,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和廉洁从业风险,尤其是在市场异常严峻的形势下,更成为影响当前效益、制约长远发展的痼疾。
  为此,枣矿集团果断启动以全面清理四级及以下实体和挂靠公司、中间商、个人违规参股集资、非在册用工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全面清理”工作,着力斩断违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链条,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提升管控能力。 
  “‘四个全面清理’不仅是集团公司‘止血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对企业管理机制的一次‘破旧立新’。”枣矿集团纪委书记辛生业说。
  清理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敏感的工作,牵扯到债权债务、人员安置、和谐稳定等众多问题,处理难度大、政策要求高。
  他们根据清理企业的性质、类型、生产经营、债权债务、资产处置情况,按照难易程度逐家确定清理方式,分类出台操作办法、分步实施。对列入清理范围,需要处理债权债务、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安置的企业,实施清算注销程序;对重点疑难问题多、情况复杂、直接清算难度较大的企业,实施强制破产清算程序;对部分需要重组整合、吸收合并主体资格或整体改制转型的企业,列入改制范围。目前已完成清理规范企业95家,妥善安置分流1766人,清理工作已进入考核评价验收阶段。
  为规范管理,枣矿集团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和“三会一层”议事规则,积极构建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对现有规章制度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并建立以规章制度清单、职责权限清单、岗位责任清单、工作负面清单、业务审核流程图为内容的“四个清单和一个流程图”制度,确保企业稳健运行。
  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枣矿集团科学统筹应对企业当前危机和谋划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围绕“立足山能站排头、放眼行业争一流”的发展定位和“实体经济作支撑、物流贸易扩规模、资本运作创效益”的发展布局,确立了建设“持续发展型枣矿、效益效能型枣矿、规矩规范型枣矿、创新开放型枣矿、本质安全型枣矿、共创共享型枣矿”的发展愿景,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高效运行、成熟稳定、科学规范的“六位一体”管控考评体系。
  “法治枣矿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做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各项管理管控规章,规范企业各类经济行为、履职行为,提升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理直气壮地做优做强做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满慎刚谈到建设“规矩规范型枣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