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油田

东辛采油厂为多种增油措施和维护作业制定最低增油值

低油价逼出采油施工效益底线

2015-03-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田 真 张 霞
   记 者 高文亮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油井补孔后,累产油量必须达到201吨以上,否则免谈。这是东辛采油厂自1月29日以来,发生的新变化。他们按油价50美元每桶,为多种增油措施和维护作业制定了最低增油值,达不到限值的一律不干。
  东辛厂副厂长路智勇介绍,最低增油值,就是各种增油措施和维护施工的增油经济界限,是施工的效益底线。油价下跌让上游板块遭遇寒冬,油田发展更加注重效益。采油厂也在通过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来保存实力、赢取效益。
  低效井治理是首选。传统的低效井治理多追求增油量,如今东辛厂围绕经济效益算账,治理后赚的钱必须高于治理费用,否则不如不治。
  他们结合复杂断块的作业难度和费用支出,按照50美元、60美元、70美元的不同油价,给惯用的增效措施和维护作业制定了累增油经济界限,预判并保障作业质量。
  以补孔措施来单井测算,该厂地质所动态室副主任贾祥军表示,如果按措施有效期300天计算,补孔花费36万元,日均花费1200元。油井补孔后,年累计增油201吨。按50美元每桶的油价,平均每天1201元,“只有这样才可能有赚头”。目前,他们已经给改层、解堵等17项提效措施制定了增油经济界限,先算账再干活。
  重新算账的不仅是增油措施,就连低效井也被重新定义。过去,产油量低的油井就叫低效井,现在只要操作成本高于销售总额,就算产油量高也得归为低效井。
  “200立方米的电泵井,一天的提液等费用需4000元,如果该井产油量只有2吨,按50美元每桶,每天只能赚3500元,成本高于卖价,不划算。”贾祥军粗略地推算着低效井的界限,“按照50美元每桶的油价计算,东辛厂1989口油井中有308口低效井。”
  “增效”是这部分低效井扭亏为盈的唯一渠道,在严格界定增油措施效益值的基础上,他们将这部分低效井分为采出程度高、层间动用差异大、地面复杂扶停困难大、井网无法完善四大类,并实施分类治理。
  高液量高含水型的低效井,主要症结在于提液及污水处理回注成本高。而油井高含水的根源在于“水锥、水舌”的加剧。该厂对这类油井优化开井周期控液保油,不仅是间歇开井,而是周期性开井,部分井可能需要关井几个月。
  对于低液量型低效井,他们则通过“工况远传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科学优化生产参数实施间歇开井,在油量不减的同时节省用电消耗,为油井提效。目前,技术人员正在跟踪制定98口低效井的间开方案,精打细算每口低效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