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王羲之死于何疾

2014-11-21 作者: 浅 水 来源: 大众日报
□ 浅 水
  书圣王羲之死得早,只活了五十八岁,还不到耳顺之年,他是怎么死的呢?
  他的书法成就,家喻户晓,就不说了。在魏晋时代,司马氏专制统治下,知识分子精神很苦闷,先是服散,以后又寄情山水,总之是尽量逃离现实,寻求解脱。
  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服散,在当时,“五石散”被认为是长生之药,而其实,它不但没有保健作用,反而会使身体受到伤害。王羲之同样没有从服散得益,反而影响了健康。
  所谓“五石散”,鲁迅《魏晋风气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
  对“五石散”的“养生”功效,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表示质疑。孙思邈也说:“五石散是大猛急毒,宁可吃有大毒的野葛,也不要吃五石散。遇到这样的药方,就应该马上烧掉,勿使它成为人类的祸害。”他并分析五石散是集诸药之弊性,集中起来使用,所以害人不浅。
  王羲之服五石散,大凡此类东西,他是来者不拒,“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他的身体因此越来越差,从他和亲戚、友人的书信往返也可看出,他很为自己病情的加剧不安。
  “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噉,而犹有劳务,甚劣劣。”(衰老帖)
  “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极寒帖)
  “仆脚中不堪沉阴,重痛不可言,不知何以治之,忧深,力不一一,王羲之顿首。”(旦反省)
  “得书知问,肿不差,乏气。”(肿不差帖)
  “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昨还帖)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夜来腹痛帖)
  “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十一月四日帖)
  这些邮件,都是极好的书法,被后人称为“法书”,宋太宗将其收入丛帖《淳化阁帖》。不像现在人们所认为的,只有经过精雕细琢然后参赛参展获奖才算书法作品。除碑帖之外,这种随意挥写的书信、文稿,往往更能看出书家真正的书法功底。
  关于这一点,古人也是这样认为,馆阁中挂的楷书,笔笔粘实,不能说不精致不华丽,但要寻找书法的绝妙之处,则到死也没有一笔。王羲之的书信,随意挥洒,并不刻意于“章法”,这些精妙书法,纸素流传,容易散失、破败,所以已经很少见其真迹。
  可惜得很,这些书信往返,传递的是一种叫人徒增忧愁的信息。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王羲之的“自述病历”。归纳起来,患者王羲之,有服散史,燥热,遇凉则佳,干呕,吃一点东西就呕吐,食欲大减,又胸中淡闷,干呕加剧,浮肿不消,伴有痛风症状,夜晚腹痛,体症衰弱,颇显苍老。
  根据王羲之这些症状,疑为药石中毒,并发消化系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