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现代世界的诞生

2013-08-30 作者: 刘北成 来源: 大众日报
  □ 刘北成

  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在国际学界享有广泛的声誉。
  2011年春,应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之邀,作为“王国维纪念讲座”学者,麦克法兰教授发表了题为“现代世界的诞生”的系列演讲。一年后,他在演讲基础上写成了本书。如麦克法兰本人所言,这次演讲和这部著作是他毕业学术思考的一份总结。他四十年来的探索一直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本书书名可以说是他本人十几部著作的一个总标题。
  麦克法兰在“致中国读者”里表示,他是在中国崛起的形势下和中国读者对话。他估计自己的观点会让中国读者感到意外。此言不虚。不过,正如他指出的,中国读者的许多观点其实来自西方。可以说,在西方学术界,他的见解也是自成一家之言。
  现代世界的起源和特征,可以说是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议题。近些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围绕着对“大分流”的解释展开的。所谓“大分流”指的是近代“西方的兴起”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所谓停滞。一些学者基本沿袭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思路,强调东(中)西有别,认为资本主义或现代性只能在西方的特殊性中产生出来。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东亚和西方的差距是一种巨大但暂时的分离。
  麦克法兰属于第一种学者,而且走得更远。概括起来,麦克法兰探讨的是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现代世界起源于何处,二是现代性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的回答很干脆——起源于英格兰。在他看来,“欧洲的奇迹”更准确地说是“英格兰的奇迹”。这是他始终如一所坚持的观点。早在《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1978)一书中,他就主张,从12世纪起,英格兰就与欧洲其他地区分道扬镳,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即经济和法律上的个人主义特征,此后英格兰的社会和经济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第二个问题,麦克法兰是按照人类学家的方式,来描述英格兰“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特征。
  麦克法兰对英国家庭关系、婚姻的现代性特征的描述也很有趣,让我们联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里关于资产阶级打破传统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的论述。不过,麦克法兰教授也补充了另一个正面的因素,即友谊。与亲属关系不同,友谊不是由血缘带来的,友谊应该说至少有两个特征,一是与某种共同经验相关,二是友谊有自主性。按照麦克法兰的描述,在原子化社会里,友谊为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石。另外,通过对英国家庭关系的分析,麦克法兰也给我们解释了英国家庭佣工习俗的秘密所在。我们是否可以说,家庭佣工习俗也是英国现代阶级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尊卑有序的社会习俗的重要支撑?   
  谈到英国人的精神世界,麦克法兰呈现的是一幅更加纷纭的画面。在全球化时代,他反而揭示英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其隐秘的培养机制。他对比法国人和美国人,分析了英国人既向后看又向前看的双向态度。英国文学是英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麦克法兰对英国文学的概括也有独到之处。在他看来,直面纷繁的世界、表现纠结的心理、处理棘手的矛盾,乃是自乔叟、莎士比亚以来英国文学的现代性所在。 
  总的来看,麦克法兰的这部著作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现代世界的诞生》
  (英) 麦克法兰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