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

“两业融合”:让服务引领制造

日期: 2011-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胡 昱

  “两业融合”即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其内涵有两层:一是产业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更来源于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这些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等服务。二是与产品相关的外部服务,产品服务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
  加快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我省产业功能升级的应有之义。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同时服务业发展也在加速,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1398.9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29.0亿元,增长13.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例为9.1:54.3:36.6。
  但全省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升级、创新速度、技术水平、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是产业的“高度化”不够,制造业的发展缺乏来自强有力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支撑,“两端在外”现象明显,即制造业体系中,加工组装投入比重较大,而设计研发、咨询创意、品牌创建、风险投资、中介服务、市场营销、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专业化服务投入较少,高附加值的两端环节多在外。同时,我们还面临后金融危机时期西方国家“再工业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刚性增长影响,全省中间制造环节利润空间收缩,影响着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十二五时期,我省要顺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制造业向“中国创造”演进趋势,实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两业融合战略”,形成“服务引领制造”的“制造服务型”经济,使山东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制造转型,争取为十二五期间山东制造业新的腾飞奠定基础。
  实施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一是促进制造企业功能服务化。引导山东企业由仅制造产品,向围绕产品生命周期服务延伸,在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产品营销、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的全程提供“集合式”服务支持。推广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经验,从用户体验与参与设计的角度,大规模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实现从“硬制造”到“软服务”的转型,力争引导大企业作为首批示范企业,带动山东企业实施制造功能服务化。
  二是促进制造业进入价值链关键环节。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使企业发展全方位增值服务,推动山东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制造行业中的专利标准、研发设计、价格制定、营销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占有一席之地。实施投入服务化。建设一批研究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一批国内著名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大技术和知识的应用,提升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功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产出服务化。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大产品差异化程度,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市场收益。实施产业链合作化。引导制造企业与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各类生产服务业进行产业链合作,提升创新机会;引导中小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走园区服务、集群发展的道路。
  三是提高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支持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集中发展一批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为一体的保税物流中心,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推进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与服务外包。按照企业“归核化”要求,进一步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分离。通过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利用外部优质资源,重组生产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
  一是分阶段逐步推进。以大企业集团、行业骨干企业为重点,以科研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贸易营销、专业配套服务为剥离对象,分阶段推进,选择不同产业类型的典型企业,开展多种剥离方式试点,形成经验后普及推广,力争在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辅分离与服务外包。
  二是强化科技研发和国际贸易服务。鼓励山东有条件的制造大企业将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或设计院所,组建成专业化的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等功能的服务业企业或子公司,为自身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科技支撑,并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依托山东国际贸易服务的优势基础,分离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业务,建立独立的贸易和营销企业,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企业采购和销售渠道,建立新的交易关系、确立新的交易结构。
  三是政府优化服务环境。对实施主辅分离与服务外包后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供土地、财税、服务、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在企业服务外包与主辅分离工作中加强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帮助企业完成剥离,达到企业重组、结构优化、增加效益的战略目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