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

“沂蒙精神”理论研究的历史脉络

日期: 2011-11-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曲文军

  1989年,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李锦在九间棚村调研52天,最早提出了“九间棚精神”,并将之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为沂蒙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89年12月12日,《临沂大众》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1990年2月2日,姜春云同志到临沂视察,将沂蒙精神高度概括为16个字,也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1990年6月,临沂师专陈建光在《临沂师专学报》发表了《弘扬“沂蒙精神”的历史必然性》,这是研究“沂蒙精神”的发轫之作,文中指出:“今天,沂蒙精神之所以应该弘扬,这是由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由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决定的。我们全民族都应当以沂蒙人民为榜样,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始终如一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临沂,欣然题词:“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深刻揭示了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为沂蒙山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1997年,杨玉金在《东岳论丛》发表《论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指出“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新时期的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体现了沂蒙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
  2004年10月,李群在《人民日报》发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首次提出了“沂蒙精神”的三个特质:一是沂蒙精神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质;二是沂蒙精神具有很强的开放兼容性;三是沂蒙精神具有强大的实践功能。
  为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在山东考察期间讲话精神的要求,山东省对“沂蒙精神”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10年—2011年9月,在省级以上刊物出现了11篇研究论文、在全国重要报纸出现了16篇研究文章或报道文章。《人民日报》2010年1月19日发表了丁凤云的文章《沂蒙精神唱新声》,指出:“要把沂蒙精神这个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不可或缺。以高度的艺术性打动受众,以高度的思想性凝聚人心,用精品之作生动讲述沂蒙精神,这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1年7月31日,“齐鲁大讲坛”邀请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作“沂蒙精神的血脉与真谛”专题报告。韩延明说,伴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沂蒙精神被浓缩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16个字又集中表现为一种大义、大爱、实干和创新。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已经突破了历史和地域的限制,在精神层面,彰显的是整个山东人民和中国人民的“集体精神”。
  2011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孙守刚的《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文章指出:“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山东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篇文章高屋建瓴,将沂蒙精神升华为“山东精神”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把沂蒙精神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