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检察专刊 第2版

以检察温度温暖一座城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

    从检20 年来,济南市济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庆龙时常行走于闻韶圣地、善美济阳的大街小巷,奔波于乡村的田间地头,穿梭于忙碌的工厂车间,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20 年来,他办理各类疑难复杂申诉案件400 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300多起,办理各类案件近千件,收到感谢信和锦旗 20 多次。用老百姓话说:“他就像一缕阳光,走到哪里,暖到哪里。”

    有一种品质叫忠诚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2002年考入检察院以来,陈庆龙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至今常有群众咨询。人民群众的信任,让他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2020 年疫情防控期间,在一个朋友圈里,陈庆龙偶然发现一名在京漂泊多年的家乡人刘某吐槽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恼火事——

    —1997 年,老家的一名亲友到北京寻求帮助借走了刘某3 万元并写下借条,临走时满口许诺一年后准时归还,可一年后,亲友没了消息,多方查找也杳无音信。万般无奈下,刘某到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支持了他的诉讼请求。但令他绝望的是判决书拿到手了,申请执行了18 年,其间,他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由于找不到被执行人,依旧没拿到一分钱。疫情防控期间,刘某宅在家里又想起了这件窝火的事,妻子埋怨,孩子也没有好脸色,他越想越生气,就在朋友圈里吐槽。

    陈庆龙通过微信与刘某聊天,了解具体情况,建议其向检察机关申请执行监督。收到监督申请后,陈庆龙立即召集人员分析情况、查阅卷宗、调查核实,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共同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大家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终于让被执行人露了面、现了形。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圆满解决了这起长达18年的执行案件,为刘某追回了23年前的借款及利息 10多万元。申请人专门从北京寄来感谢信,信中说:“是检察官的辛苦付出,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公平正义可感可信。”同时委托老家的亲属赠送了书写“法律监督有力  心系百姓有情”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读完感谢信,陈庆龙深感责任重大,更深切地体会到检察监督的价值所在。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

    5 年的乡镇工作和3 年的第一书记经历,让陈庆龙体会到了基层群众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求,也正因为如此,他始终不忘初衷,竭尽所能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20 年来,他的岗位没有离开过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通过办案,帮助无数个家庭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2019 年,他又分管了控申检察工作,这项工作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更接地气、更有干头。

    去年6月份,一位司法救助申请人的家属送来一面“无私救助恩重如山  爱心救助彰显大德”的锦旗,表达一家人的感激之情。

    申请人66 岁,交通事故受重伤,肇事方驾车逃逸。经过省市区三级医院五次手术,花费50多万元救回了一条命,但始终处于昏迷状态,靠药物维持生命,家庭陷入绝境。肇事方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虽承担了刑事责任,但无力承担民事赔偿。申请人上有80 多岁的老母亲,下有4、5 岁的孙子孙女,妻子和儿子在家照顾,仅靠儿媳妇一人打零工维持全家日常生活。

    于是,陈庆龙建议启动大额救助机制,为其申请到10 万元司法救助金,这是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个人救助的最大额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更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情与关怀。

    有一种风格叫守护

    2018年以来,陈庆龙时常奔波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当起了保护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国有财产和公共安全的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办理公益诉讼诉案件10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00 多万元,让公益诉讼在守护群众的米袋子、肉案子、菜篮子、钱袋子中发挥着独有的价值。

    在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工作中,他探索建立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和公益保护监督员制度,省市检察机关予以推广。

    为打好环境保卫战,陈庆龙从城市这一头跑到城市那一头,从酷暑到寒冬,在这座城市留下了踏实的脚印,调查取证、检察监督,尽己所能守护济阳这一方水土。餐饮、外卖是否安全卫生,群众关心的事,他时刻装在心中。不知不觉,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优化了社会治理,守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 年,陈庆龙始终坚守为检初心,砥砺奋进,用大写的“爱”书写着检察人的为民情怀,将检察温度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谱写着一曲曲美妙的检察之歌!

    刘冠云  张慧

——记济南市济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