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行业观察 产经

2017-04-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沂源农业供给侧改革乡镇实践探访
示范引领,新技术支撑,产业融合发展
东里镇推动果业供给侧“二次革命”
  □江玉宝 付书勇 杨润勤
  
  4月21日,沂源县东里镇,整村搬迁的梅家坡村土地复垦后,正在建设“花开问禅”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金黄金”桃、水肥一体化等新品种、新技术于此集中展现。
  果品重镇东里正从供给侧改革发力,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
  “立足全镇5万亩林果的实际,以果业提质增效为核心,突出‘绿色、有机、生态’,实施‘六个一’工程:成立一个合作社,打造一片示范园,选好一座储存库,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培育一支管理服务队伍,设定一套标准流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破解林果业增产不增收的发展瓶颈。”东里镇党委书记于寿磊表示,力争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林果业“二次革命”。
  合作社牵头,示范园引领转调
  变革在梅家坡村悄然发生着。以旧村复垦整理出的80余亩耕地为基础,规划建设总面积200亩,集休闲、观光、采摘、游玩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园由合作社运营管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销售产品。”梅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张永介绍,“两三年后,社员每户就能分到几千元至上万元分红。”
  村民认同由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全部以社员身份加入,在园区发展有需求时,以土地和附属物折价入股,支持园区建设。春节过后,村民更是掀起一股“不要工钱要股份”,以工钱入股投身园区建设的热潮。
  有看头、有甜头、有奔头,村民就会跟着走。为加快示范园建设,该镇采用先干后补的办法,对新发展的优质果品示范园,每亩物化补助2000元。目前,已建设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5处,新建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引领改造提升苹果、桃、葡萄标准园3200亩,推广“金黄金”桃16000亩。
  专家支招,新技术助力绿色生产
  在梅家坡示范园,“金黄金”桃起垄栽培,行距间种植鼠茅草,用“以草治草方法”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基地聘请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山东农大彭福田教授为技术顾问,果园覆草新技术受益于他的指导。”张永说,鼠茅草不与果树争水肥,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春天发芽,夏日枯倒做肥料,10月份二次生长,冬日枯萎,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一次种植,4—5年不用除草,节省人工成本。
  专家支招,示范园采用新技术不少:施用微生物有机肥、采用集约化栽培模式、高Y型树形修剪、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树垄覆盖园艺布、安装绿色防控设施等。
  与此同时,该镇与山农大、青岛农大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分期分批培训果业从业人员;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各专业合作社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果品修剪、施肥、喷药、销售等环节全过程、无缝隙托管,辐射带动广大果农推广新技术,转变生产方式。
  新品种瞄准高端市场
  据了解,以前东里果品一般一级果进大超市,二级果销往县级市场,三级果多卖到农村。通常果农销售果品不分级,一亩果园除去肥料、套袋等费用,纯收入也就5000元。
  而梅家坡示范园的“金黄金”将多数被超市订单销售,20元/公斤。“好的桃子一个卖10元,一亩地50棵树,卖5万元不稀罕。”张永称,该品种果实个大、肉质金黄、糖度高、耐贮藏,亩产6000斤至7000斤,种植效益是传统产品的5倍。
  “荒山荒坡皆可栽种‘金黄金’,8月下旬果实分批采收,一、二级果高达92%,可以销售至国庆节前夕。”东里镇农技站副站长鹿子杰说,东里是原产地,2015年“金黄金”被认定为晚熟桃新品种,主要销往上海、北京、深圳等高端市场。
  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首先是苗木良种繁育。该镇出台奖励政策,对发展的“金黄金”苗木繁育基地,并保证苗木质量和纯度及引进栽植适合本地的苹果、大樱桃、黄桃新品种,镇域内达到一定规模的,每亩各补助3000元;选育出黄桃新品种,并通过认定的,奖2万元。现已发展“金黄金”苗木基地10亩,建立新品种引种及选育基地80亩。
  农旅商融合培育新动能
  梅家坡示范园栽植有黄桃、苹果、葡萄、大棚草莓、珍珠油杏等十几个系列30余个新品种,一年四季有果实可供采摘。项目位于青兰高速张家坡出口至九顶莲花山和沂水天上王城景区的必经之路,定位为风景区的吃、住、游、购、娱一体化辅助配套场所。
  把示范园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现代农业融入民俗旅游元素,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小山沟变成大景区,由最初的单纯卖果发展到餐饮、旅游一起做,形成农商旅一条龙产业链,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转移和增收。
  “示范园还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草莓大棚成了‘扶贫车间’,本村的7户和周边村的60余户贫困户在此打工挣钱,村民又有年底分红,实现全脱贫。”张永说,项目建成村集体年可增收50万元以上。
南麻街道引进国外人才,瞄准世界一流建设示范园
工厂化生产引领果业转型升级
  □江玉宝 朱秀营 李文明
  
  4月22日,沂源县南麻街道沟泉村,中以果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主任胡乃强的手机物联网系统发出报警声,显示B地块的苹果土壤水分供给不足。手指一点,该地块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自动启动,肥料随水由细管喂到果树根须。
  中以果业示范园自以色列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引入世界最先进果品管理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工厂化生产苹果。“瞄准世界一流,引导和支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新品种、新技术及精细化、绿色化生产方式走进寻常果农家,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是南麻街道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实践。”南麻街道党工委书记江贵军表示。
  林果大县沂源培育的苹果新品种“沂源红”,虽然填补了全省短枝红富士条红着色的空白;但也出现“普通苹果卖不了,高档苹果不好买”的状况。
  针对此现状,中以果业自意大利引进最先进的脱毒矮砧苹果苗木,嫁接“沂源红”,新品种具有成长快、个头大、果型整齐、色泽好、含糖量高等优势,亩产4000公斤以上,优质果率达90%,亩收入超过3.5万元。
  示范园是先进技术应用的典范:采用宽行密植和网室保护性栽培技术,外覆半透明防护网,防风、防雹、防鸟、防虫、防紫外线。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规模化全防护无袋栽培示范园。
  这个300亩的大果园,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对园区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光照、风速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在线分析,通过预设的控制系统和无线网络对果树生长条件进行自动调控。“公司聘请的以色列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每月一次现场指导。”胡乃强说,平时主要运用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查询和远程干预,实现信息化“云操作”。智能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技术使用让施肥精准化,机械化作业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比传统种植管理模式节省肥料、农药、劳力分别达60%、80%、90%以上,预计建成后每亩收益是传统园区的2倍以上。
  示范引领效应不断传播,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为此,示范园办起了“农民田间学校”。胡乃强说,“我们每周接待培训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农广校等组织来的学员200名左右。周边乡镇村庄的果农到这里长了见识、学了技术,回去应用到自家的果园,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如周边乡镇把我们公司采用的以色列技术,结合我省实际创新研发的‘中低丘陵山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樱桃园,收益可以增长30%到50%。”
  “种了30多年的果园,怎么也没想到果园还能这么管,动动手指头就能浇水施肥,天再旱、冰雹再大也不怕了……”沟泉村的贫困户熊自连来此边打工、边学习,准备把技术学到家,回去发动亲朋好友也搞个示范园。
  据了解,北京一大型超市来人参观了中以果业示范园的生产过程,决定全部包销其产品,下一步准备论个卖。
  传统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南麻街道的果业供给侧改革正在结出新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