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法院文化 第四版

雕撰学术论文的“十三经”

  • 日期:20200417
  • 作者:周蓉蓉
  • 来源: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周蓉蓉

    在孔庙大殿的西北方向,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隔壁的国子监,这条路的两旁就是著名的乾隆十三经。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共63万余字。碑文楷书遒劲茂美,其规模之巨,书法之精,令世人惊叹。据说经书由蒋衡花费十二年的时间书写而成,乾隆皇帝命人安排考订蒋衡所书的经书并动工刻石,由于这部十三经刻石成于乾隆年间,故又被称为“乾隆石经”。

    拜谒孔庙后,在前往国子监的途中,我驻足细细品鉴了这“十三经”。尽管如今国子监的讲经堂早已成为遗迹,但往圣之绝学却一代代流传下来。士子学问,十年寒窗,虽有内容的不同,却在精神上一脉相承,治学的品格也流传至今。若说学问的承袭,师生之间最是密切。在最困惑的时候指点迷津,在最无助的时候给予力量,在最自满的时候当头棒喝,在最接近目标时候又携手相扶……

    此次参加第三十届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我就有缘受教于这样一位恩师,华中师范大学的杨凯教授。他的专业造诣和学术论文写作水准是一流的,这次的论文写作过程,从选题到开题辅导,到写作中的指正,几易其稿,直到最后的精雕细琢,他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回想四个月的艰苦奋斗,阅读了一百多篇参考文献,五十多本参考书,修改了不下二十遍……这段长途跋涉若没有杨老师的鼓励与鞭策,我很难坚持下来。最难忘的是最后一个星期,三天住在办公室,为了统计数据周末一个人在办公室连续工作 22 个小时,一天喝了三杯咖啡,疲惫时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困了就在沙发上和衣而睡。我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为了写论文废寝忘食,连续两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凌晨四点借着突袭的灵感打开电脑改论文,为了精准分析,搜索了 1394 份裁判文书,网上找不到的就再去档案库房一份份查阅卷宗,直到交稿前的最后时刻还在反复修改提要和创新点……

    论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需要冷静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每个部分、每一段、每一句,都与前后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可颠倒,不能替换。不仅要自圆其说,还要有所创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你的真命题?”这是杨老师对每个论文作者的要求。而在我理解,之所以对论文写作产生成瘾的痴迷,也是由于问题导向——因为作者们感到自己写作的话题和观点对实践有推动作用,针对当下的困境提出独到的见解,这种建设者的身份让人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因此才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去修炼,去攻克难关,通过笔耕不辍到达智慧的乐土。

    写作是苦差事,没有任何一个写作的人不曾感受到孤独。这种独自耕耘的辛苦与幸福,只有投入写作的人才能体会。这是论文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相通之处。正是由于都以文字为伴,写论文的佳境也正是文学的精妙之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杨老师要求我在清晰论证的基础上,争取在每部分甚至每一段,都增加能触动人心的、 经典的、成一家之言的妙语金句。我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使其可以最贴切地表达思想。加了这几句后再通读全文,深感变化之大。 此外,杨老师还要求我的论证过程进一步强化理论依据和论证逻辑,聚焦问题,梳理文风。

    文风是我文章的薄弱环节,因为散文化的语言节奏和习惯使然,与论文的缜密风格不相称,我很艰难地让自己的表述适应规范的长句,避免用带有诗情的短句。在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提升了语句的耐读性之后,我自认为论文写作即将大吉。不想,杨老师又提出了七条修改建议,包括引注的精准和注释的权威性相统一、主旨的聚焦与论证的多角度相结合、结构的逻辑与标题的工整化相匹配……稍有自满的情绪被彻底浇灭。他说,“就像登泰山,你现在走到了通向南天门的最后一关。继续努力吧!”

    常言道,棒喝你的师父,才是真正的好师父。而我深信严师出高徒。又是一番寒彻骨的修改,再根据杨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新十条”,进一步调整了图表、完善了标题和附件、更新了数据统计结果……直到一天的傍晚,我关上电脑,推开书房的北窗,才感到阵阵秋风,淡淡的桂香扑面而来。看过我文章的终稿,杨老师开玩笑说:“要饿死师父喽。”我这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从春寒料峭的樱花季,到骄阳似火、密不透风的暑伏天,到如今硕果满枝的金秋,这一段漫长的论文写作,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在堆满书籍和文献的书桌前,在密密麻麻的图表中,伴着缤纷的落英穿透了三个季节。我从来没有为了一篇文章下如此大的功夫,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浩繁的构想,渗透精深的思虑。虽然是参赛,曾矢志于追求结果的美好,但走过这一路再回首,猛然觉得结果根本不重要。加冕与否只是仪式,写出的文章已经定格,那段艰辛的跋涉、痛苦又幸福的历程才是最美的。百年前,抄十三经的蒋衡耗尽心血,一支笔跃动了十余载;西域大佛寺,《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泥手抄,精美的小楷触动人心。一支笔可以很柔美,也可以很强悍,而下笔如有神,来源于日积月累的磨砺和持之以恒的修炼。

    以笔为戎、靠文字谋生的人,各有感怀与秘籍,却又不约而同地践行着同样的“道”。十三经,何尝不在释道、明理?回想国子监的“大学堂”牌匾,状元的器物,我恍然如悟,古今中外,文人肩上的道义从来不曾改变,妙笔只是一勺池,一房瓦,一耕犁。正如寥寥五千字的《道德经》说尽世间真谛,一篇上乘的论文,必然靠思想屹立于群山之中,凭着拔地而起的撼气岿然不倒。论文的至高境界是一种大悲大智,是一种对国运和人类命运的普世关怀,对众人前程的探寻和思索。这一点,在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体会颇深。

    在与杨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的慷慨大度与勤勉认真。他经常奔波在路上,高铁、飞机,换乘和行走成了常态。他也告诉我,这几个月辅导了很多学生,在阅读每篇论文的时候,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甚至收获了双倍的智慧。这正应了我们非常喜欢的一句佛语:悲智双运。也许智慧正是随着慈悲之心的增长而增加。 每篇凝结着智慧的论文都有独特之处,如同每段时光都不可复制;但写作的方法和钻研的精神是共通的。最好的文章永远是下一篇,在耕读潜修的黎明与黄昏,在学思践悟的台灯下和书眉上,在行走与驻足的山林与市井,我愿驰而不息地雕撰自己的“十三经”,通过文字承袭师恩,传递情怀,让文字生于天地间,开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