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观察 A3

山东将选择约10个市、县试点

新型城镇化地域性路径渐明

  • 日期:20140226
  • 作者:记者 戚晨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山东就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管理水平等问题提出适合省情的解决方法,这是着眼于地域性特征而发展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山东的城镇化建设将开启新的发展空间。”25日,省新型城镇化会议召开后,经济导报记者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他分析说,“此次会议中,山东就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管理水平等问题提出适合省情的解决方法,这是着眼于地域性特征而发展城镇化的重要举措。”经济带模式扩容升级

    “两区一圈一带”框架是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山东省正在实施的“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

    “山东未来将有京沪、济青、沿海三条交通走廊,交通运输体系是提升城镇交通整体效能最重要的一环。纵观目前城镇化75%以上的区域,交通保障和运输物流都非常通畅,因此打通经济带的首要因素就是交通。”徐逢贤说。

    据悉,下一步山东省将把中心放到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上,以济南和青岛为龙头,提高两市的要素聚集能力。徐逢贤认为,“要素聚集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经济学概念,产品、配套、人才、制度、技术等多个生产要素汇聚在核心城市周围。济南和青岛作为‘适度发展’城市,对于进一步巩固扩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优势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郊区的工业企业等都逐步纳入到城市中,能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本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归结为一点即城市群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打造好区域经济,山东的城镇化将赢得竞争力。”徐逢贤表示,看好经济带的带动作用。试点将成为模板

    “我省将选择10个左右的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山东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认为,应坚持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认真对待已经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找寻样本并不是单一寻找发达地区而忽略欠发达地区,试点应该做到每一种形式和地域都兼顾,比如山东的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山区、工业发达地区等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模式选择一个城镇化的模板。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兼而有之的实现整体的城镇化。”徐逢贤建议。

    山东省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陈岩松表示,山东近年来以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提质增速,已经连续两年确定两批200个示范镇,在发展用地、扩大财权、金融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希望通过3到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县域的次中心,从而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特别重视”人才投入

    谋划城镇化需要依靠群众智慧,在多听取不同利益群体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

    “城镇化是个大题目,如果闭门造车,只能让城镇化的步伐停滞不前。25日的报告中也特别提出,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并解决高层次人才落户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保证城镇化能够顺利实施的前瞻性思路。”中国人才战略与人才培养信息中心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于明泽认为,城镇化的人才战略更为严峻,其实国外的城镇化也都经历过所谓的“阵痛”。

    “比如德国的海德堡,是以大学为核心的城市,因为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氛围,很多与教育、培训、文化、旅游有关的企业和公司纷纷前来落户,因此海德堡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教育资源是齐头并进的。我国也有很多大学城、卫星城,但是配套设施、科技资源都没有可比性。”于明泽表示,此次山东城镇化会议上,专门将人才投入这项工作用了“特别重视”四个字,说明山东渴望接受新智慧,希望高端人才进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