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劳动育人新局面

山东职业学院实施“四四制”劳育模式

2022-1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杜树元 赵龙

  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山东职业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发展变化,率先行动、整体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实施了四融合、四阶梯、四清单、四支撑的“四四制”劳动教育模式,开创劳动育人新局面。
创新“德、技、艺、创”
四融合劳育理念

  以劳融德。该校成立全国劳模李增足工作坊、全国模范教师艾菊兰工作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动品质。
  以劳融岗。该校注重从符合需求、突出特点、培养个性三个方面设计劳动教学内容,统筹岗位实习、日常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到济南铁路局等企业一线参观学习。
  以劳融美。该校将劳动教育引入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体系,引导学生在出力流汗中认识自我,塑造心灵,涵养品格,引导青年学子在劳动中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
  以劳促创。该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依托学校丰富的“双创”育人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着力构建创造性劳动育人体系。
明确“会、善、乐、爱”
四阶梯劳育目标

  以劳动教育启发学生“会劳动”。该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每学年须完成劳动实践28课时。
  以劳动实践锻炼学生“善劳动”。该校设立“一院一区”劳动实践区,各书院结合实际打造“我们都在山职行”等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以文化浸润促进学生“乐劳动”。该校大力宣传劳动文化,将每周四确立为“劳动活动日”,组织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等系列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以榜样引导激励学生“爱劳动”。该校举办“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师生近距离与劳模谈心交流。组织“三级劳动之星”“山职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乐于劳动的内在动力。
设计“菜单+清单+订单+存单”
四清单劳育内容

  设置任务菜单,该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循序提升劳动素养,并设置劳动实践任务量标准,力求达到“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劳动效果。
  设置专业清单,该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结合各专业实际设置不同劳动内容,形成“一专业一特色”的专业劳动清单,实现学生劳动素质对口培养。
  设置岗位订单,该校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对标企业岗位需求,绘制岗位技能画像,联合各大铁路局、地铁公司等组建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指导学生,实现劳动素质精准培养。
  设置公益存单,组织公益劳动实践,用好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生动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山东省科技馆、济南火车站和济南地铁等地志愿服务。
建立“引、管、评、保”
四支撑劳育机制

  价值引领。该校出台《山东职业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工作管理办法》《山东职业学院劳动实践管理办法》等系列劳育制度,一体化推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
  组织管理。该校创造性构建全员育人劳育模式,并纳入部门年度考核。设立劳动实践管理办公室和劳动理论教研室,负责学校劳动实践管理、劳育理论课程教学等工作。
  评价激励。该校将劳动教育课程列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通过劳动实践管理软件,教师可及时进行过程反馈、批量评价、数据分析;学生可实时实境选择劳动任务、实时查看劳动成绩,实现了学校劳动实践管理高度信息化。
  基地保障。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劳动体验站”,拥有校内外劳动基地12个,开辟校内畜牧蔬果农场,鼓励学生参与田间劳动,并选派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 本报通讯员 杜树元 赵龙

  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山东职业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发展变化,率先行动、整体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实施了四融合、四阶梯、四清单、四支撑的“四四制”劳动教育模式,开创劳动育人新局面。
创新“德、技、艺、创”
四融合劳育理念

  以劳融德。该校成立全国劳模李增足工作坊、全国模范教师艾菊兰工作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动品质。
  以劳融岗。该校注重从符合需求、突出特点、培养个性三个方面设计劳动教学内容,统筹岗位实习、日常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到济南铁路局等企业一线参观学习。
  以劳融美。该校将劳动教育引入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体系,引导学生在出力流汗中认识自我,塑造心灵,涵养品格,引导青年学子在劳动中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
  以劳促创。该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依托学校丰富的“双创”育人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着力构建创造性劳动育人体系。
明确“会、善、乐、爱”
四阶梯劳育目标

  以劳动教育启发学生“会劳动”。该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每学年须完成劳动实践28课时。
  以劳动实践锻炼学生“善劳动”。该校设立“一院一区”劳动实践区,各书院结合实际打造“我们都在山职行”等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以文化浸润促进学生“乐劳动”。该校大力宣传劳动文化,将每周四确立为“劳动活动日”,组织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等系列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以榜样引导激励学生“爱劳动”。该校举办“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师生近距离与劳模谈心交流。组织“三级劳动之星”“山职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乐于劳动的内在动力。
设计“菜单+清单+订单+存单”
四清单劳育内容

  设置任务菜单,该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循序提升劳动素养,并设置劳动实践任务量标准,力求达到“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劳动效果。
  设置专业清单,该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结合各专业实际设置不同劳动内容,形成“一专业一特色”的专业劳动清单,实现学生劳动素质对口培养。
  设置岗位订单,该校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对标企业岗位需求,绘制岗位技能画像,联合各大铁路局、地铁公司等组建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指导学生,实现劳动素质精准培养。
  设置公益存单,组织公益劳动实践,用好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生动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山东省科技馆、济南火车站和济南地铁等地志愿服务。
建立“引、管、评、保”
四支撑劳育机制

  价值引领。该校出台《山东职业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工作管理办法》《山东职业学院劳动实践管理办法》等系列劳育制度,一体化推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
  组织管理。该校创造性构建全员育人劳育模式,并纳入部门年度考核。设立劳动实践管理办公室和劳动理论教研室,负责学校劳动实践管理、劳育理论课程教学等工作。
  评价激励。该校将劳动教育课程列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通过劳动实践管理软件,教师可及时进行过程反馈、批量评价、数据分析;学生可实时实境选择劳动任务、实时查看劳动成绩,实现了学校劳动实践管理高度信息化。
  基地保障。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劳动体验站”,拥有校内外劳动基地12个,开辟校内畜牧蔬果农场,鼓励学生参与田间劳动,并选派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