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发挥专业与人才优势

用科技服务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利用

2021-12-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孔宪东 侯集体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340份小麦种质资源苗期的耐盐碱筛选和基因挖掘,筛选出来鲁大102、鲁大18721B等30余个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到耐盐碱基因位点50余个。”近日,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教授崔法说。
  在鲁东大学,像崔法教授一样的教师、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鲁东大学充分发挥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滨海耐盐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团队、食用菌技术团队、农林作物遗传改良团队等平台、科研团队的科技攻关潜能,落实“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的要求,发挥专业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聚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需求,加强校地产教融合,合作共建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用科技服务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利用。
  “我们学院在黄三角地区共建1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个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1个凤凰学者团队,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6名,到地方政府挂职科技副镇长3名,这些团队或个人,以地方工作单位为支点,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力量,助力地方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鲁东大学农学院院长程显好介绍。
  程显好带领食用菌技术团队致力于黄三角地区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协助山东美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农高区建设了国际上第一条自动化蛹虫草生产线,日产20万瓶,实现年产有机鲜虫草子实体3500吨,建成后累计产值10亿元以上。另外,共同研发的国内首家真姬菇“25瓶不疏瓶工艺”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提高30%,制造成本下降16%左右。2020年,食用菌技术团队开启了盐碱地大球盖菇的露天栽培模式试验,并获得成功。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化土地改良空间巨大,研发耐盐植物对土壤进行生态改良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鲁东大学滨海草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傅金民教授带领团队研发耐盐碱草种,目前已收集了3250余份草种质资源,培育的“鲁滨1号”沟叶结缕草、“鲁滨2号”杂交狗牙根、“鲁滨3号”海雀稗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鲁坪1号”杂交狗牙根等3个品种获批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他们还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东营市建立了800亩繁育基地。
  “自2002年起,我们就一直从事植物耐盐基因的挖掘、功能验证和耐盐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已培育多个耐盐杨树、玉米、大豆新品系,其中21个耐盐新品系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试,并且在白蜡、梭梭等耐盐植物品种选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鲁东大学农林工程研究院院长张洪霞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前期构建的植物耐盐基因库为基础,利用基因编辑、基因模块组装等技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筛选出更多耐盐度高、适应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长的农林作物,加大盐碱地植被覆盖面积,有效涵养水土,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秀春告诉记者,“在鲁东大学杨建敏教授领衔的海参研究团队技术指导下,我们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人工造礁、藻相定向培养等关键技术,突破了自然制约和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东参西养’,这一模式创新填补了区域性产业空白,并选育出适合黄河三角洲池塘养殖的刺参抗逆新品系“华春1号”,从种质层面初步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养殖度夏难的问题,把黄河三角洲40万亩荒滩变成了粮仓,已经产生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说,“学校将进一步挖掘相关创新平台科技攻关潜能,整合优势力量,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选育适应盐碱地耐盐碱植物,打好园区规划、土壤治理、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循环种养模式推广、智慧农机、人才培养‘组合拳’,系统推进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全面助力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 本报通讯员 孔宪东 侯集体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340份小麦种质资源苗期的耐盐碱筛选和基因挖掘,筛选出来鲁大102、鲁大18721B等30余个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到耐盐碱基因位点50余个。”近日,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教授崔法说。
  在鲁东大学,像崔法教授一样的教师、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鲁东大学充分发挥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滨海耐盐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团队、食用菌技术团队、农林作物遗传改良团队等平台、科研团队的科技攻关潜能,落实“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的要求,发挥专业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聚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需求,加强校地产教融合,合作共建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用科技服务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利用。
  “我们学院在黄三角地区共建1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个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1个凤凰学者团队,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6名,到地方政府挂职科技副镇长3名,这些团队或个人,以地方工作单位为支点,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力量,助力地方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鲁东大学农学院院长程显好介绍。
  程显好带领食用菌技术团队致力于黄三角地区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协助山东美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农高区建设了国际上第一条自动化蛹虫草生产线,日产20万瓶,实现年产有机鲜虫草子实体3500吨,建成后累计产值10亿元以上。另外,共同研发的国内首家真姬菇“25瓶不疏瓶工艺”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提高30%,制造成本下降16%左右。2020年,食用菌技术团队开启了盐碱地大球盖菇的露天栽培模式试验,并获得成功。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化土地改良空间巨大,研发耐盐植物对土壤进行生态改良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鲁东大学滨海草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傅金民教授带领团队研发耐盐碱草种,目前已收集了3250余份草种质资源,培育的“鲁滨1号”沟叶结缕草、“鲁滨2号”杂交狗牙根、“鲁滨3号”海雀稗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鲁坪1号”杂交狗牙根等3个品种获批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他们还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东营市建立了800亩繁育基地。
  “自2002年起,我们就一直从事植物耐盐基因的挖掘、功能验证和耐盐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已培育多个耐盐杨树、玉米、大豆新品系,其中21个耐盐新品系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试,并且在白蜡、梭梭等耐盐植物品种选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鲁东大学农林工程研究院院长张洪霞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前期构建的植物耐盐基因库为基础,利用基因编辑、基因模块组装等技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筛选出更多耐盐度高、适应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长的农林作物,加大盐碱地植被覆盖面积,有效涵养水土,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秀春告诉记者,“在鲁东大学杨建敏教授领衔的海参研究团队技术指导下,我们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人工造礁、藻相定向培养等关键技术,突破了自然制约和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东参西养’,这一模式创新填补了区域性产业空白,并选育出适合黄河三角洲池塘养殖的刺参抗逆新品系“华春1号”,从种质层面初步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养殖度夏难的问题,把黄河三角洲40万亩荒滩变成了粮仓,已经产生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说,“学校将进一步挖掘相关创新平台科技攻关潜能,整合优势力量,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选育适应盐碱地耐盐碱植物,打好园区规划、土壤治理、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循环种养模式推广、智慧农机、人才培养‘组合拳’,系统推进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全面助力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