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电视购物套路咋那么多

2021-11-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泉子

  近期,一则电视购物广告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被网友们疯狂转载,视频展示了普通灶头与放上某品牌“燃气节能罩”灶头之间的强烈对比,伴随着两位主持人夸张的“效果解说”,画面中燃起了一簇蓝紫色的“魔法火焰”——不仅无法被吹风机吹动一丝一毫,而且不会点燃靠近火焰的纸巾。这则“假得明明白白”的广告“火出圈”后,引来热议不断。虚假电视购物广告“套路”何时休,又一次被人们广泛讨论。
  其实,电视购物这种零售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即使当前网购方兴未艾之时,电视购物“打个电话,就能下单”,也保有“短平快”的优势,仍不算落伍。
  之所以“负面信息”缠身,是因为有的商家和制作单位把这种“优势”玩坏了,成了不做产品做“陷阱”。
  “魔法火焰”不是个例。运用后期P图的方式夸大产品性能,这已经是许多虚假广告中惯用的伎俩。一些宣传,甚至连“五毛特效”都算不上。曾经有一款“无敌炒锅”,号称硬度堪比电影中美国队长的盾牌,主持人拿来电钻,看似冲着锅底使劲儿钻,实际根本没碰上,只靠后期修图,显得火星飞溅。
  夸张的话术也不可少。“不要998元,只要98元,幸福带回家”“厂家亏本冲销量,别再犹豫了,优惠只此一次,快拿起电话抢购吧”……声嘶力竭的宣传,营造出一个个“不买就得后悔”的氛围,更有现场砍价、要福利环节,主持人和厂家代表把剧情值拉满,令不少观众还被打动“入了戏”。而现场举证其实最打动人。节目仿照“访谈类”“分享会”“新闻节目”包装一番,专家证言、权威认证、产品试验等内容环环相扣。所谓“老教授”们对治疗失眠、减肥瘦身的科学方法侃侃而谈,饱受多年脱发苦恼的李先生、产后过于肥胖极度不自信的王女士又现身说法谈使用前后“巨变”……海量信息扑面而来,难免有消费者被洗了脑、动了心。此外,还有所谓“限时”“限量”的免费活动。商家设置诸如“前500名打进电话免费领取”等说辞,等到消费者信以为真打电话订购时,却被告知“不在免费名额之内,但可以得到节目中未说明的其他优惠”。如若不立马购买,便有一个个电话“轰炸”过来。随着商家游说消费者次数的增多,交易成功的几率也随之上升。
  上述种种,真是不胜枚举。电视购物为何套路多,与针对的群体有关: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电视购物的主要受众为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他们是电视购物的“铁粉”,更关注养生保健、减肥塑形等方面的产品,也弄不懂“检索资料”“查看好评”等多种确认方式,对许多产品的大致价格没有明确的概念,外加上一点贪小便宜的消费心理,就成了商家眼中的“完美顾客”,也成了虚假广告宣传的最主要受害者。
  这么多年来,电视购物负面消息频出,尽管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多次整顿,但虚假广告并没有在屏幕上消失,种种套路还在不断翻新。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社会对此关注不够,行业的规范没有进一步完善所导致。消费者应当警惕广告中虚假的演示和承诺,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切勿轻易交上“智商税”。但笔者认为,电视购物节目的大部分观众是弱势群体,理应对他们有更大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及时弥补规则漏洞,持续加大审查与处罚力度。否则,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受害者。
  □ 泉子

  近期,一则电视购物广告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被网友们疯狂转载,视频展示了普通灶头与放上某品牌“燃气节能罩”灶头之间的强烈对比,伴随着两位主持人夸张的“效果解说”,画面中燃起了一簇蓝紫色的“魔法火焰”——不仅无法被吹风机吹动一丝一毫,而且不会点燃靠近火焰的纸巾。这则“假得明明白白”的广告“火出圈”后,引来热议不断。虚假电视购物广告“套路”何时休,又一次被人们广泛讨论。
  其实,电视购物这种零售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即使当前网购方兴未艾之时,电视购物“打个电话,就能下单”,也保有“短平快”的优势,仍不算落伍。
  之所以“负面信息”缠身,是因为有的商家和制作单位把这种“优势”玩坏了,成了不做产品做“陷阱”。
  “魔法火焰”不是个例。运用后期P图的方式夸大产品性能,这已经是许多虚假广告中惯用的伎俩。一些宣传,甚至连“五毛特效”都算不上。曾经有一款“无敌炒锅”,号称硬度堪比电影中美国队长的盾牌,主持人拿来电钻,看似冲着锅底使劲儿钻,实际根本没碰上,只靠后期修图,显得火星飞溅。
  夸张的话术也不可少。“不要998元,只要98元,幸福带回家”“厂家亏本冲销量,别再犹豫了,优惠只此一次,快拿起电话抢购吧”……声嘶力竭的宣传,营造出一个个“不买就得后悔”的氛围,更有现场砍价、要福利环节,主持人和厂家代表把剧情值拉满,令不少观众还被打动“入了戏”。而现场举证其实最打动人。节目仿照“访谈类”“分享会”“新闻节目”包装一番,专家证言、权威认证、产品试验等内容环环相扣。所谓“老教授”们对治疗失眠、减肥瘦身的科学方法侃侃而谈,饱受多年脱发苦恼的李先生、产后过于肥胖极度不自信的王女士又现身说法谈使用前后“巨变”……海量信息扑面而来,难免有消费者被洗了脑、动了心。此外,还有所谓“限时”“限量”的免费活动。商家设置诸如“前500名打进电话免费领取”等说辞,等到消费者信以为真打电话订购时,却被告知“不在免费名额之内,但可以得到节目中未说明的其他优惠”。如若不立马购买,便有一个个电话“轰炸”过来。随着商家游说消费者次数的增多,交易成功的几率也随之上升。
  上述种种,真是不胜枚举。电视购物为何套路多,与针对的群体有关: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电视购物的主要受众为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他们是电视购物的“铁粉”,更关注养生保健、减肥塑形等方面的产品,也弄不懂“检索资料”“查看好评”等多种确认方式,对许多产品的大致价格没有明确的概念,外加上一点贪小便宜的消费心理,就成了商家眼中的“完美顾客”,也成了虚假广告宣传的最主要受害者。
  这么多年来,电视购物负面消息频出,尽管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多次整顿,但虚假广告并没有在屏幕上消失,种种套路还在不断翻新。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社会对此关注不够,行业的规范没有进一步完善所导致。消费者应当警惕广告中虚假的演示和承诺,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切勿轻易交上“智商税”。但笔者认为,电视购物节目的大部分观众是弱势群体,理应对他们有更大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及时弥补规则漏洞,持续加大审查与处罚力度。否则,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