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

山财大探索“实践思政”育人新路子

2021-05-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于洪良

  4月24日上午,“新时代实践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山东财经大学举办。来自吉林大学、海南大学等多位专家和山东省教育厅的负责同志一致表示,近年来山财大聚焦“实践思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涵育家国情怀,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丰富内容,
让“实践思政”实起来

  山财大的思政工作者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使思政课教学由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下大气力办好用活“四个课堂”,丰富“实践思政”内容,让“实践思政”实起来。改革第一课堂,即教学课堂,探索混合式教学,形成了以“经济智慧”“管理方略”和“法治中国”为主题的专业思政品牌;活跃第二课堂,即社会课堂,让思政课“大道理”有效解决学生成长的“小问题”;延伸第三课堂,即网络课堂;回归第四课堂,即心灵课堂。四个课堂的贯通,形成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宽边界育人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财经高校优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9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创新形式,
让“实践思政”活起来

  山财大坚持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让“实践思政”活起来,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上走深走实,积极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
  2015年,学校与省政府研究室联合实施了“三千计划”(进千村、千企业、千社区),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通过亲身实践,让青年学子和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成长,与社会同进步”。仅在2020年暑期,全校学生就调研1058个农村,组建448支团队,近3000名学生、200余名教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近500篇调研报告。
  “三千计划”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天地紧密衔接,既有利于增强青年学子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又有效推动了校地、校企、学校与校友等类型多样的合作,提供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合作的多种机会。
  据统计,近五年,山财大培育提炼各类竞赛项目4300个,获国家级奖励3800人次。2020年底,在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山财大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山东省高校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获大赛“优胜杯”。
搭建平台,
让“实践思政”动起来

  山财大注重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贯通。通过把“实践思政”理念创新性地融入思政育人体系,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依托丰富的资源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能更直观、深切地感悟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所在。
  2020年12月,山财大与知名校友的企业联合在沂源县组建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产业教育实践基地、对外交流宣传基地。同月,该学校还与山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联合创立了山东财经大学职业经理人学院,打造山东省职业经理人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在各类“实践思政”平台中,2014年9月成立的“济南市历下区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园”颇具特色。这是山东省首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成立,共同运营,以高校管理为主的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由创业苗圃、孵化苑、创展苑、综合服务中心组成,分别承担着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拓展四大功能。几年来,创业园服务和支持校友和在校生创业项目165个,其中成功孵化创业企业102个,总注册资本达到5.2亿元,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仅在2016年,入园企业营业额就突破1亿元,2个创业项目分别在区域四板和青创板挂牌,解决就业岗位1237个。
  山财大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针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定期赴山东16个市50多个村镇开展新时代文明社科普及工作。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拓展“实践思政”。3月31日上午,山财大组织70余名师生代表赴齐河党员教育体验基地参观学习,并举行“实践思政”基地挂牌仪式。这次参观学习由提前“备课”的师生代表担任讲解员,借力社会教育资源,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师生相互切磋、教学相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动”了起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于洪良

  4月24日上午,“新时代实践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山东财经大学举办。来自吉林大学、海南大学等多位专家和山东省教育厅的负责同志一致表示,近年来山财大聚焦“实践思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涵育家国情怀,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丰富内容,
让“实践思政”实起来

  山财大的思政工作者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使思政课教学由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下大气力办好用活“四个课堂”,丰富“实践思政”内容,让“实践思政”实起来。改革第一课堂,即教学课堂,探索混合式教学,形成了以“经济智慧”“管理方略”和“法治中国”为主题的专业思政品牌;活跃第二课堂,即社会课堂,让思政课“大道理”有效解决学生成长的“小问题”;延伸第三课堂,即网络课堂;回归第四课堂,即心灵课堂。四个课堂的贯通,形成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宽边界育人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财经高校优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9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创新形式,
让“实践思政”活起来

  山财大坚持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让“实践思政”活起来,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上走深走实,积极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
  2015年,学校与省政府研究室联合实施了“三千计划”(进千村、千企业、千社区),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通过亲身实践,让青年学子和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成长,与社会同进步”。仅在2020年暑期,全校学生就调研1058个农村,组建448支团队,近3000名学生、200余名教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近500篇调研报告。
  “三千计划”使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天地紧密衔接,既有利于增强青年学子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又有效推动了校地、校企、学校与校友等类型多样的合作,提供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合作的多种机会。
  据统计,近五年,山财大培育提炼各类竞赛项目4300个,获国家级奖励3800人次。2020年底,在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山财大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以山东省高校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全国高校第31名的优异成绩获大赛“优胜杯”。
搭建平台,
让“实践思政”动起来

  山财大注重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贯通。通过把“实践思政”理念创新性地融入思政育人体系,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依托丰富的资源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能更直观、深切地感悟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所在。
  2020年12月,山财大与知名校友的企业联合在沂源县组建了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产业教育实践基地、对外交流宣传基地。同月,该学校还与山东省职业经理人协会联合创立了山东财经大学职业经理人学院,打造山东省职业经理人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在各类“实践思政”平台中,2014年9月成立的“济南市历下区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园”颇具特色。这是山东省首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成立,共同运营,以高校管理为主的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由创业苗圃、孵化苑、创展苑、综合服务中心组成,分别承担着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拓展四大功能。几年来,创业园服务和支持校友和在校生创业项目165个,其中成功孵化创业企业102个,总注册资本达到5.2亿元,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仅在2016年,入园企业营业额就突破1亿元,2个创业项目分别在区域四板和青创板挂牌,解决就业岗位1237个。
  山财大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针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定期赴山东16个市50多个村镇开展新时代文明社科普及工作。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拓展“实践思政”。3月31日上午,山财大组织70余名师生代表赴齐河党员教育体验基地参观学习,并举行“实践思政”基地挂牌仪式。这次参观学习由提前“备课”的师生代表担任讲解员,借力社会教育资源,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师生相互切磋、教学相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