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源汇聚、资产规模倍增、港航主要业务全覆盖,“集约化”“一体化”运营——

山东海洋集团引领内河港航高质量发展

2021-04-12 作者: 常青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常青

  春意盎然的京杭运河山东段,碧波荡漾,有货船不断往来于宽阔的航道上。362公里航程,10座船闸串联起的这条黄金水道,展现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股大干快上的氛围。
  千年运河见证了航运发展给沿岸地区带来的繁华,如今现代服务理念的引入、科技创新赋能河道,不但让以往船民上岸缴纳过闸费的画面成为历史,数字化航道船闸、现代化港口群、绿色低碳海河直达船队等美好蓝图也在陆续实现中。
  时代发展给古老运河带来了新的活力,这背后源于一股创新的力量。
  2019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把下属京杭运河船闸资产注入山东海洋集团,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我省内河水运投融资平台——山东水运发展集团。至此,山东海洋集团内河港航板块实现了跨越发展,实现了核心资源汇聚、资产规模倍增、港航主要业务全覆盖。以此为起点,山东内河港航事业按照“集约化”“一体化”的运营思路,踏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充分有效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自身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持续带动京杭运河沿线腹地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
  记者了解到,水路运输是5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低碳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长期以来,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未来发展,山东海洋集团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时间表:要打造国内领先的内河港航一体化运营服务商,‘十四五’期间,我省内河港航管理水平要与国内先进省份实现并跑,个别方面要领跑。
  实现这个目标,科技创新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在京杭运河山东船闸管理中,山东海洋集团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内河水运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继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京杭运河智能通航系统应运而生。
  在京杭大运河微山船闸的上游调度站,山东水运济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和记者分享了信息化带给内河航运的变化。“过去有船准备从微山船闸过闸时,船员需要把船停到调度站,再乘坐小船到办公区进行登记、缴费,费时费力也容易造成拥堵,现在船员只需要在手机APP上自助办理过闸手续,什么时间、在哪过闸一目了然。”记者发现调度站不远处的大小船只均排列有序,等待过闸,调度站内的工作人员只需操作山东智能通航服务系统便可以完成整个操作。
  在接手京杭运河山东段10座船闸管理一年后,2020年,山东海洋集团全面启用智能通航系统,船民通过“鲁船通”APP报闸,船舶平均过闸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8小时,年受益人群达40余万人次。2020年,京杭运河山东段船闸全年累计通过船舶30万余艘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4%,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此外,记者了解到,致力于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船闸的建设,山东海洋集团还在备受关注的小清河复航工程中进行了探索尝试。据悉,山东海洋集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以济南港为核心的小清河智慧港口群,集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作业设备自动化、数据信息可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自动化码头”。同步构建以电能、LNG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使用体系,以仓库为主的仓储运输作业体系,树立内河港航“散改集”封闭仓储运输样本,建设环境友好型港口。
  山东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包剑英表示,山东水运发展集团成立之后,为深化山东内河水运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山东海洋集团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搭建物流信息云平台,最终形成“港、航、闸、船、货”内河运输五要素集成、一体化管控的高效经济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 本报记者 常青

  春意盎然的京杭运河山东段,碧波荡漾,有货船不断往来于宽阔的航道上。362公里航程,10座船闸串联起的这条黄金水道,展现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股大干快上的氛围。
  千年运河见证了航运发展给沿岸地区带来的繁华,如今现代服务理念的引入、科技创新赋能河道,不但让以往船民上岸缴纳过闸费的画面成为历史,数字化航道船闸、现代化港口群、绿色低碳海河直达船队等美好蓝图也在陆续实现中。
  时代发展给古老运河带来了新的活力,这背后源于一股创新的力量。
  2019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把下属京杭运河船闸资产注入山东海洋集团,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我省内河水运投融资平台——山东水运发展集团。至此,山东海洋集团内河港航板块实现了跨越发展,实现了核心资源汇聚、资产规模倍增、港航主要业务全覆盖。以此为起点,山东内河港航事业按照“集约化”“一体化”的运营思路,踏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充分有效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自身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持续带动京杭运河沿线腹地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
  记者了解到,水路运输是5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低碳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长期以来,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未来发展,山东海洋集团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时间表:要打造国内领先的内河港航一体化运营服务商,‘十四五’期间,我省内河港航管理水平要与国内先进省份实现并跑,个别方面要领跑。
  实现这个目标,科技创新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在京杭运河山东船闸管理中,山东海洋集团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内河水运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继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京杭运河智能通航系统应运而生。
  在京杭大运河微山船闸的上游调度站,山东水运济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和记者分享了信息化带给内河航运的变化。“过去有船准备从微山船闸过闸时,船员需要把船停到调度站,再乘坐小船到办公区进行登记、缴费,费时费力也容易造成拥堵,现在船员只需要在手机APP上自助办理过闸手续,什么时间、在哪过闸一目了然。”记者发现调度站不远处的大小船只均排列有序,等待过闸,调度站内的工作人员只需操作山东智能通航服务系统便可以完成整个操作。
  在接手京杭运河山东段10座船闸管理一年后,2020年,山东海洋集团全面启用智能通航系统,船民通过“鲁船通”APP报闸,船舶平均过闸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8小时,年受益人群达40余万人次。2020年,京杭运河山东段船闸全年累计通过船舶30万余艘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4%,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此外,记者了解到,致力于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船闸的建设,山东海洋集团还在备受关注的小清河复航工程中进行了探索尝试。据悉,山东海洋集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以济南港为核心的小清河智慧港口群,集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作业设备自动化、数据信息可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自动化码头”。同步构建以电能、LNG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使用体系,以仓库为主的仓储运输作业体系,树立内河港航“散改集”封闭仓储运输样本,建设环境友好型港口。
  山东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包剑英表示,山东水运发展集团成立之后,为深化山东内河水运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山东海洋集团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搭建物流信息云平台,最终形成“港、航、闸、船、货”内河运输五要素集成、一体化管控的高效经济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促进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