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构建“336”制度体系

制度“金钥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0-10-21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李媛
  
  2019年12月,按照部署,青岛高新区首批完成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后,青岛高新区干部平均年龄35岁,大学本科以上98.7%,硕士研究生以上52%,干部队伍结构有了质的改善。
  然而,由于历练和实战经验不足,干事本领和担当底气不足,还存在“三个不适应”:怕担责的心态重,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闯;法治素养适应不了新要求,容易出现疏漏偏差;作风不够深实,形式主义问题较突出。
  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改革的红利就很难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为破解这些影响干事创业的桎梏,青岛高新区量身打造了制度“金钥匙”:开展“3项教育”,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政策,锤炼担当本领,规范担当行为;推出“3项制度”,以学习和创新制度加强守正创新能力,以容错和纠错制度鼓励先行先试,以激励和约束制度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建立“让企业家来评价”、以“四种形态”激励担当、重实干实绩的作风评价、以政治监督统领全面监督、不断纠偏促进规范、以廉洁文化促“三化三型”等“6项机制”。构建起“336”制度体系,形成坚守底线、放开手脚、担当作为的清晰制度导向。
  “改革后的管委已经去行政化,与各类市场主体一样在生产‘产品’,只不过这种‘产品’是管理和服务。‘产品’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在多次宣讲中,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马刚反复强调,只有把观念扭过来,改革才到位,这样的担当才是市场需要的。
  在此前举办的“让企业家来评价”座谈会上,6名企业家成为青岛高新区首批特约监督员,他们在会上畅所欲言,为高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的8条意见、5条建议,马上得到相关部门的部署回复。高新区建立的“让企业家来评价”机制,落实“管委会+公司”,通过企业和企业家来评价管委的工作,形成与市场主体平起平坐、共生共荣的服务体系。
  针对改革后当好“店小二”的要求和普遍怕担责、不敢越“雷池”的现实情况,青岛高新区广泛收集政商交往中的担忧和顾虑,梳理出13条政商交往正面清单,明确管委领导和工作人员与企业家和企业交往需要把握的原则、规矩界限,厘清含混不清的模糊地带,鼓励大胆为企业“站台”。
  高新区科技创新部将进驻载体项目由联审制改为备案制,工作周期压缩到3个工作日;建设部主动与企业探索市场化路径,解决山大产业园难题;行政审批部为海大生物产业园等项目量身定制拿地即开工服务清单,土地招拍挂后2个工作日拿到施工许可证。对这些担当作为案例,高新区纪工委进行了通报宣传,在典型引领下,从招商到建设再到服务,一系列担当举措相继推出。
  放开手脚,必须坚守底线。在放手和坚守的把握上,高新区下了很大功夫,创新重实干实绩的作风评价机制——设立“担当作为池”,鼓励勇担当善作为;设立“一票否决筐”,严惩不担当不作为。向部门和市场主体发放调查问卷866份,列出23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对照清单开展作风大扫除活动;将整治的责任压实到部门和党员干部,一点点查,一点点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目前8个部门、5个企业已开展两轮自查自纠,查摆问题144项,制订整改措施132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典型问题警示惩治,今年上半年通报多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青岛高新区开展全面创新创造。高新区制定容错纠错办法,明确容错事项范围,创新纠错情形措施。重点推进两类容错:一类是创新,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转变职责、再造流程,目前已形成拿地即开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等流程;一类是创造,作为全市对外开放新平台,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大胆探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卡脖子”事项和先行先试的领域,在涉外交往、特色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预期效果。
  “336”制度实施以来,青岛高新区构筑起干事创业“宽跑道”,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快跑原动力,用纪法设上红色警示线,用容错纠错贴上“护身符”,用正面清单厘清模糊地带,用作风大扫除清理“绊脚石”,初步形成激励担当的清晰导向,引导年轻团队开启加速度。今年以来,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为山东省唯一获评开发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和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