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一次踏勘,一本报告,一次评审,出一个批复,向流程便捷的背后展开攻坚

“多评合一”让项目落地手续费用节省9成

2019-08-08 作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聚焦开发区建设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王 刚 

  预审5分钟、打印营业执照10分钟、公章刻制备案30分钟、银行开户40分钟……日前,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前完成企业核名和设立登记后,山东凯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仅用不到1天就完成了新开办企业的业务办理。
  “没想到办理得这么快!跟工作人员说几句话的功夫,营业执照就办完了,连复印身份证都免了,而且还能当场取证。”山东凯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委托办理人李妍妍拿着营业执照告诉记者,以前来办理业务,光核名就要等待好几个工作日;如今,在提交材料后,预审、受理、审核等环节一气呵成,仅用不到15分钟,就拿到了打印好的营业执照。
  得益于推行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原来办理企业开办业务的时限由20多个工作日变更为3个工作日以内,并将原来办理业务需跑多个部门、跑多次改变为企业设立登记只跑一次,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今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已经推出了代办帮办、一窗受理、一次告知、免费邮寄等一系列服务,并在政务大厅全面推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但仅仅流程上的方便快捷,远远不能完成‘为客商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承诺,对企业来说,只跑一次固然是极大的便利,但最大限度地节约项目落地时间,节省制度性成本,将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资金用于生产、人才引进和科技研发,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发展负责人王明杰说,当前,开发区聚焦矛盾、顶住压力,开始向流程便捷的背后展开攻坚,第一刀就瞄向了“多评合一”。
  “所谓的多评合一,落到实处,就是一次踏勘,一本报告,一次评审,最终出一个批复。”王明杰向记者介绍,以环评的办理程序为例,以往的项目落地是企业立项完成之后找中介编制环评报告,编完环评报告递交到环保窗口后去现场踏勘,踏勘合格才能组织评审,评审如果存在问题的话还需反复修改,直到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出批复。
  “现在推出的‘多评合一’,就是将这些评审内容进行打包,把这些内容交给各单位推荐出来业务好的中介联合体统一处理,这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工作专班,各中介机构分头行事,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有问题一次性修正,没问题一次性批复,这样一来便节省了评审环节的时间,提高了项目落地的效率。”王明杰说。
  “多评合一”的模式,完成了部分审批的“流程再造”,让项目落地时间再一次缩减,山东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宽禁带半导体项目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以前整套手续办下来,不加报告编制的时间,少说也要用去三四个月,而现在加上编报告的时间一共是花了16天。”公司副总经理闫稳玉说,前期为了应对审批,公司提前准备了几十万元的费用用于编制准备材料;而今借助“多评合一”,公司只提供了一个七十多页的综合科研报告便把环评、安评手续全部办完,报告将市情区情介绍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去掉,保留了和项目相关的关键性数据、条件数据等,“整个流程下来一共花了3万元钱,让我们企业节约资金大约90%左右。”闫稳玉高兴地说。
  除了对项目落地实行“多评合一”之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区内的重点项目还采取了“1+3+X”手续办理推进模式,即1个项目、三名手续推进人员、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办理,实现企业、中介、政府无缝隙对接,变过去被动审批为主动,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推动着服务型政府从纸上落到实地。今年上半年,开发区签约落地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106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