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支撑民族元气的民间艺术

2018-11-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潘启雯
  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的奠基人杨先让的民间美术考察报告《黄河十四走》,于1993年由台湾汉声出版社出版,一时引发轰动。2003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再版。2018年,增补大量文字及图片内容,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再一次向世人揭开了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神秘面纱。在杨先让看来,“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从欧洲引进了西方造型体系,并对文人画体系有所创新和探索,但民间美术领域的研究却一直空白。
  自认“不是一个安分的人”的杨先让,1984年将中央美术学院的“年画、连环画系”改为“民间美术系”,当时遇到了颇多反对的声音。当时推动杨先让建立“民间美术系”的一个强烈动机是:中国艺术应该从中国这片古老而悠久的民间艺术土壤中汲取养分,去培育出新的花朵。
  组建“民间美术系”之后,杨先让认为必须获得第一手数据,抱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态度向民间去“化缘”,于是才有了他和考察队走黄河、考察民间艺术的想法。杨先让从1986年至1989年先后率领考察队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故书名“黄河十四走”。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书中不仅详述了安塞腰鼓、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面貌。
  生动鲜活的民间艺术,向来被誉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中他们发现,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妇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母女传承,无意中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俗技艺。如民间妇女的剪纸、刺绣图案,竟然与新石器时代彩陶、史前岩画、汉代画像石上的图画相差无几;民间庙会上售卖的泥泥狗、儿童的耍货,其蕴含的生殖繁衍观念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一脉相承;还有年画、春宫画、石狮子等辟邪之物,都能从原始社会的巫术或宗教情结中找到源头……民间艺术的共同主题是歌颂生命、生殖繁衍,且均采用意念造型的方式,这些与中国的本源艺术(原始艺术)如出一辙。而本源艺术中的鱼、娃、蛇、鸟、日、月、山等纹样,无不成为民间艺术的素材。可以说,民间艺术并不是一种孤立、静止的存在,其主体是由妇女创造的“母体艺术”,其上承先民创造的本源艺术,下开专业化的工匠艺术,诚如杨先让在书中所言:“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中国民间艺术,放在整个世界范畴去看也是最丰厚、最变化万千的,那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将会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家提供无限的灵感,给予他们极大的启示”。
  《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
  杨先让 杨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