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从游牧社会看族群、国家起源

2018-08-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文景
  对于游牧社会,也许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丝浪漫的想象:“风吹草低见牛羊”,游牧人群逐水草而居,过着自由不羁的生活。然而游牧族群的生活远非如此浪漫、简单。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地随水草而居,实际上他们真的是“自由”抉择的么?同样是游牧族群,为何有的游牧族群最后建立起了国家,有的却消失在历史中?是什么使得我们族群、家国得以确立?
  王明珂教授对中国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三个游牧部族进行考察,带领读者摆脱浪漫式的想象。他在十余年田野调查基础上,以田野考察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写作而成了关于游牧民族的历史著作——《游牧者的抉择》。他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以及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向读者揭示出,北亚“游牧者的抉择”其实并不全然出自他们的主观意志,其背后还存在某种更为深沉、恒久的历史动力。
  在书中,王明珂为我们描述了与华夏农业文明关系密切的三种游牧社会的不同特征:在河湟地区聚居的西羌部落;蒙古大草原的匈奴游牧社会;以森林草原地区为营的乌桓与鲜卑游牧部族。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之间兴起与衰落的差异,而我们今天从这三个游牧部族的兴衰变迁中又能读到什么?
  回望三大游牧部族:何以构成历史差异,我们可以从这三大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鲜卑(与乌桓),他们的游牧经济与社会政治组织以及他们于汉帝国往来互动之历史,了解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首先,这三大游牧社会的自然环境就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以及经济基础的差异,匈奴族群以开阔的草原地区为营,西羌族群以河谷、湖畔等为居,而乌桓与鲜卑,则以森林草原为居。不同的地理条件,造成了各部族需要在不同的季节、以不同路线、节奏进行移动和安居。自然基础也决定了农业、采集、狩猎、生计掠夺等等的差异性,而两者共同形成了三个游牧社会——匈奴、西羌、鲜卑与乌桓——人群习性、产业构成等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群体以及国家力量,加上三大游牧部落在各自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移动能力”也不尽相同。由此三大游牧部族与汉帝国的互动往来也各有差异。这些都共同决定了这三大游牧部族最后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形态:匈奴部落“各有分地”,国家形态相对稳定;西羌各部族的国家边界相对不安全、不稳定;而鲜卑与乌桓部族人群则是一波波地接纳、迁徙,部族联盟不断接纳或是失去其成员,其国家形态在兴起与衰落之间反反复复。
  国家何以建立?族群何以划分?我们如何认识自身族群的形成与发展?显然,族群、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其实来自于更多复杂的因素,而非简单的历史成因便能解释,而族群彼此并无强弱之分,也无大小之分。有的只是,在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作出的不同抉择和行动。而对于历史的考察和判断,不能离开每一鲜活的个体命运,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做出来的种种抉择。
  《游牧者的抉择》一书中展现出来的反思性,无意针对全面还原历史真相及因果关系本身,而是将一系列相关历史事件之由以展开的根源,追溯到中原王朝的资源边界与游牧各人群的不同人类经济生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而最终,作者希望能形成的是对整个华夏民族彼此历史的反思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周遭以及自我。
  《游牧者的抉择》
  王明珂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