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说起家乡美食

2018-08-03 作者: 魏新 来源: 大众日报
  辣笔小新
  □魏新

  对同乡人来说,美食密码是他们的接头暗号。很多时候,这种暗号心照不宣,但只要开口一说,立刻就会在舌尖上泛起强烈的共鸣,忍不住的口水中,幻觉自然产生。比如我听到两个重庆人说起火锅,就感觉餐桌上的玻璃转盘越变越红;再比如我看到两个扬州人说起早茶,就觉得太阳一出来就应该被包进蟹黄包里。
  美食密码是从出生就设定好了,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或许会有输入方式的变化,但永远不会遗失,也无法修改。
  尤其是一些没有扬名在外的美食,只有同乡人才知道它们的美妙。
  比如前几天的一个雨夜,和几名老乡在一海鲜酒店小聚,参鲍皆寡然无味,快结束时,突然有人说起面泡,气氛瞬间就如炸面泡的油锅沸腾起来。
  面泡是菏泽一种特有的吃法,制作看似简单,先把面团发酵,再用长筷子夹起来,一团团在油锅里炸成面球,用铁笊篱捞出来就可以了。吃时可配上一碟蒜泥,不要放醋,就是直接用蒜捣砸出来的蒜泥,最好是新蒜,皮嫩汁多,除了一点盐,什么都不要放,热面泡一蘸,再放嘴里去嚼……对于没吃过的人,仅仅通过脑补,或许会觉得有些奇怪,但对于吃过面泡的人来说,一定知道那绝对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味。
  虽然,面泡看似和油条很像,但口感和味道还是有不少差异,相比起来,面泡更松软且富有韧性,更耐吃。
  菏泽人日出而“条”,日落而“泡”。面泡的颜色,是菏泽夕阳的颜色;面泡的味道,是菏泽黄昏的味道。
  当我们说起家乡美食的时候,在语言上也会体现出密码的差异。比如面泡,菏泽人多叫“面泡的”,这就像你要与一名老北京聊豆汁,人家一定会说“豆汁儿”;同一名西安人提羊肉泡馍,人家会说“羊肉泡”一样。这些还好,如果问一名兰州人拉面的事,他们一定会认真地纠正你应该叫“牛肉面”。
  在各处都有羊汤的菏泽,很少有人管羊汤叫“羊汤”,而是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称之为“羊肉汤”,即使是“羊杂汤”,也是放羊杂的“羊肉汤”。
  菏泽的“羊肉汤”有很多种,各县的都不尽相同,甚至各家的也都有区别。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然要数单县羊肉汤。
  菏泽的羊汤店都叫羊肉汤店。
  单县做羊肉汤不叫炖,更不叫煲,而是叫熬。我觉得,熬比炖和煲都要生动,因为在那些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冬天,羊肉汤温暖过无数人的身体,帮人熬过寒冷,熬过难捱的日子。
  几乎所有在单县出生长大的孩子,脑海中都会永存一幅在家里熬羊肉汤的画面:快过年的时候,全家人一起熬羊肉汤,砖砌的炉灶前,大人们负责切块和配料,小孩子负责劈柴和烧水,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去石臼子里捣羊油,把半熟的红辣椒和羊肉倒在一起,再倒进锅中。通红的炉火映着一家人的喜悦,浓浓的香味在清冷干燥的空气中飘动着。
  那时候,或许很多人都相信,将来走得再远,闻着羊肉汤,也能找到家。
  我的表姐夫就是单县人,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菏泽做公务员。虽离老家并不远,但因为工作太忙,每年回不了太多次老家。有时,他会在菏泽的家里熬羊汤,尽管没有地锅木柴,但他每次熬羊肉汤时,都特别有仪式感,从头到尾不能让别人插手,各种配料的比例,火候的控制,每个环节都像做化学实验般严谨,一点也不能含糊。
  这么多年来,我每回菏泽,都和表姐夫见面,小聚时也会讨论一下羊肉汤的熬法,他爱读书,据说文笔很好,但平常各种公文都要加班写,所以我从未见过他写的文章。今早,我突然看到他微信发来的一段小文:
  5岁:“娘,过年我想喝羊肉汤。”
  “行,给你熬。”
  15岁:“娘,我在学校光想喝您熬的红汤羊肉汤。”
  “好,等你从一中回来就给你熬,学习紧张,给你补补。”
  25岁:“娘,红汤羊肉汤怎么熬?”
  “我去菏泽做给你看,成家了,也该学学。”
  35岁:“伟,你啥时候回老家吃一顿?我给你熬你爱喝的羊肉汤。”
  “等回来吧,我很忙。”
  40岁:“伟,我想去菏泽给你带点羊肉,熬羊肉汤给你。”
  “我这几天出差了,不在家。”
  43岁:(春节)“娘,今天我专门从老家带来羊肉到济南,我给您熬羊肉汤喝。”
  “我现在身体不行了,不能给你做了,扶我起来让我尝尝你做的。”
  43岁:(母亲节和单县羊肉汤节即将来临)“娘,我还是想喝你熬的羊肉汤。”
  那边已经没有娘的声音……今年娘78岁。
  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一篇写羊肉汤的文章。或者说,这不是一篇文章,只是平实的记忆,却让人泪流满面。
  其实,当我们说起家乡美食的时候,说的是爱与时间,说的是生命和岁月,说的是往昔,亦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