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高铁首座地级站信号楼完工

2018-05-22 作者: 陈明 吴荣欣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陈明 吴荣欣  
   本报通讯员 张婷华

  5月15日,济青高铁全线首座地级站信号楼——淄博北站信号楼完工,标志着济青高铁建设即将进入到全新节点。5月底,济青高铁济南东至胶州北区间站前、四电、县级站房工程将全面达到竣工验收条件,6月份开始静态验收,8月1日开始联调联试。
  “信号楼对于高铁就如同人体的神经中枢,每一条指令在这里发出,控制着高铁全线路上车站的道岔、信号等设备,能控制高铁列车的行车速度。”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青高铁四电二标项目部工程部部长王凯说,“信号楼通过高铁轨道光缆和高铁信号塔分别发送出有线和无线信号指令给高铁线路上运行的列车,双重确保高铁行车安全。”
  与以往信号楼建设不同,在济青高铁全线信号楼施工中,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济青高铁四电二标项目部首次采用了配缆图施工工艺,在信号楼放线前,对信号楼室内所有用线长度、芯数、走向都做了详细计算,电缆用量一清二楚。“以前信号楼线缆施工都靠大体估算,浪费现象突出。用配缆图后,每根线缆起端到终端的长度都能够详细计算,每个信号楼计算损耗后也不超过10米,仅线缆一项节约了30%的成本,仅淄博北站信号楼可节约5万到10万元。”王凯说。
  “以前施工都是采用槽钢放置电缆,电缆多,走线不固定的情况下显得十分杂乱。在济青高铁项目上,我们用铝合金走线架代替了槽钢,对电缆进行分层架设,线缆按照不同颜色、芯数及功能进行分类,整个机房配线整齐美观,方便了设备管理单位的维护工作。在组合柜侧面设置线缆二维码,实现了纸质图纸电子化,现场施工工人通过扫码可以得到每个架子的配缆图和配线图,为线缆现场施工提供了方便。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新型成端材料采取二次接地技术,空调柜与柜之间全部实现了绝缘,防止因接地造成相互干扰。”王凯说。
  在济青高铁项目中,上述公司四电二标项目部成立了“海港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劳模推广个人先进理念、技能和经验,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智慧,集思广益,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开展质量攻关、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多项活动。
  “过去道岔调试都要等到信号楼室内施工完毕,具备条件后才能进行。为此,“海港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明创造了道岔控制箱,只要站前单位将道岔装好,我们将道岔控制箱连接好电源,就可以调试油压、电流,极大地节约了调试时间。”王凯介绍,高铁道岔调试在整个室外调试任务中所占比例近一半,道岔调试提前了,就为后期节省了大量时间。据了解,在该工作室的带动下,一位30年工龄的老工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发明创造了“岔芯跳线安装器”,新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解决了岔芯跳线安装过程用易折损、脱落的难题。在济青高铁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的职工先后发明创造了“电容定位打孔器”“桥梁设备定位模版”“组合柜侧面配线卡尺”“电缆盘S弯模具”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并申请了实用性专利。
  据了解,目前济青高铁通信信号光电缆累计完成2747条公里,完成漏缆架设12.5条公里,完成通信设备安装88站,完成信号设备安装23站,完成转辙设备安装135组;完成轨旁设备676个区段,完成81处设备房屋地板砖铺设和吊顶安装。12月31日济青高铁将全部开通,按照济青高铁350公里时速计算,从济南到青岛只需要1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