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三线企业的广播

2018-0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他山之石
    □ 魏晓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陕飞公司去参观,刚好赶上中午下班时间,无意间听到了公司的广播声,听着那熟悉的旋律,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
  我从小是在三线企业长大的,深深懂得广播的重要性,它是职工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它是集结号,督促大家遵守时间,整齐划一地上班、下班,即使不用看手表,也能分秒不差;有时它又是喉舌,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讴歌企业中的好人好事,弘扬爱国、爱党、爱企业的浩然正气;有时它还是时尚先锋,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给人们提供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给单调枯燥的生活增添了斑斓色彩。
  依稀记得幼时的理想就是长大能当一名广播员,这个念头的产生还是受蒋阿姨影响。蒋阿姨是北京知青,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普通话说得标准,她念的广播稿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她的声音极富穿透力,能够穿过崇山峻岭,钻入大山里每个职工的耳中,时常给人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每当广播响起,幼小的我就端坐在小板凳上仔细聆听。一想到她读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能传遍家家户户、四面八方,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三线企业的广播内容一般都有规律可循。每天早上,广播内容都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伴随着嘹亮的广播声,人们起床、吃饭,从从容容地出门上班;到了中午,广播任务变得艰巨起来,大部分是朗读企业内各单位撰写的广播稿,有宣传企业最新政策的,有通报产量任务进度的,也有歌颂好人好事的,五花八门的内容考验着广播员的播音功底。人们听着广播,做着午饭,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调剂;下午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孩子们放学、大人们下班,无论哪里都充满了爽朗的欢笑声。这时的广播也是轻松愉快的,广播的内容大都是音乐、评书又或是放电影的通知。逢年过节,广播更是重头戏,《百鸟朝凤》《万事如意》《祝酒歌》等喜庆的音乐弥漫在空气中。屋里炊金馔玉,觥筹交错不亦乐乎,屋里屋外相得益彰。大山里的家属区显得分外热闹,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三线企业的人们伴随着广播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要是哪天广播声没有响起,那绝对是企业一个重大事件,当时广播员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在物质和文化都很匮乏的年代,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三线企业孩子,每天最盼望的莫过于听广播里的评书了。记得那个时候,广播里放的最多的就是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隋唐演义》《岳飞传》,为了能听得完整、真切,广播还未响,我们一帮小孩子连饭都顾不得吃,就急忙跑到家属区对面山上的电线杆的喇叭下竖起耳朵。广播里,刘兰芳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每每正听到引人入胜的关键环节,刘兰芳就会来上这么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次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会颇感遗憾,异口同声地“唉”那么一声,然后意犹未尽地下山去。翌日同时,大家又会兴冲冲地来到电线杆下集合,或蹲或坐或站,享受着刘兰芳的评书。那个时候,广播成了我们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现如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三线企业了吧。所谓三线企业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为战备号召“进山、分散、隐蔽”,从全国各地陆续迁入和新建的一大批国家部委和省属工业企业。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感召下,数以千万计的热血青年肩负特殊的政治使命,从东部沿海和北部工业城市来到中西部偏僻的深山里。1966年,我的父母舍弃繁华的都市生活来到这穷乡僻壤,到底是为了什么。思前想后,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说服自己,那就是作为军转干部的父亲,一定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心甘情愿地将根深深地扎进大山里。
  虽然我离开三线企业已经很多年了,但不管我身在何方,只要一听到那雄壮、激昂的广播声,一股暖流又流淌在我的心间。三线企业的广播,承载着我几十年的青春回忆,伴我放学玩耍,下班回家,结婚出嫁。见证着我太多太多的欢笑与泪水。也许有一天,广播将被取代,但三线企业的广播却永远是我心中不能被更迭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