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春运服务要在“量”基础上提“质”

2018-01-11 作者: 冯海宁 来源: 大众日报
  □冯海宁

  2018年春运从2月1日开始至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九部门8日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8年春运工作的意见》预测,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记者了解到,这将是近年以来首次出现春运发送量与上年春运持平的情况,春运格局或将自此发生重要改变。(1月9日《羊城晚报》)
  我国春运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无论是节前集中返乡或是节后集中返城,每年春运对交通运输系统都是一次最大考验。但今年春运情况或将发生改变,有关方面预测客运总量首次出现不增长,这意味着交通运输系统整体压力不会像往年春运那么大,因为客运总量不增长,而整体交通运力却在不断增长。
  可以说,过去多年春运主要是围绕“量”进行服务的,即尽最大努力把想回家过年的旅客都安全运输到目的地。每年高达几十亿人次需要发送,而各种运力总是有限的,那么春运侧重于保障“量”也是正常现象。今年春运客运总量首次不增长,这样使春运压力不会再增大,我们可以考虑在“质”上做一些提高。 
  对于各种运输企业而言,提升服务的“质”,不仅有盈利机会,还能重塑形象。对广大旅客而言,也希望享受更好的春运服务。有关方面不妨把“客运总量首次不增长”当成是春运服务的转折点,即春运应当由“量”进入“质”的时代。
  需要说明的是,“质”不是要脱离“量”,而是在保障发送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服务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让旅客春运出行比往年春运出行更舒适、更满意。或者说,无论是铁路还是民航或是公路,相关企业都应该进一步提升春运期间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去争夺春运客运这块“大蛋糕”。
  多年以前,为了回家过年,很多人乘火车或者坐客车,出行很没有尊严。近些年,随着交通运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情况不断好转,但仍与公众期待有一定距离。比如中消协发布的《2016春运铁路客运服务体验式调查报告》显示,黄牛党、拉客、载客、禁烟区吸烟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这些违规行为显然会影响到旅客满意度。
  从有关部门到各运输企业,要提升服务的“质”上面多动一点脑筋。一方面是春运期间严格按照相关行业服务标准,如《民用机场服务质量标准》《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等,服务出行旅客。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完善春运服务质量,既可以根据以往暴露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旅客调查来完善服务。
  简而言之,春运客运总量首次不增长,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希望各方意识到这个契机,推动“大交通”领域及时转型升级,推进春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