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兰心桂质张九龄

2017-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傅绍万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盛世时的名相,向以文名。如李隆基所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中国历史上锦绣文章浩如烟海,大浪淘沙,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名句,历久弥新。
  王维的献诗和张九龄的夫子自道,则可见其为政之德和做人气节。王维在《献始兴公》一诗中评价他: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张九龄遭到李林甫谗陷罢相,被贬荆州,写了十二首感遇诗。感遇诗之首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他以兰叶和桂华皎洁芬芳、纤尘不染的品格,表明自己不趋炎附势、不追名逐利的高尚情操。
  儒家追奉的最高人格是君子,君子当具兰心桂质之品德。张九龄其清其洁、其秀其慧、其谅其直、其苍生怀抱,成就了其兰心桂质君子风范。
  他能料事之先。曾两谏宰相张说。一谏:泰山封禅,谁陪同皇帝登山,按惯例可以破格提拔。张说自定名单,多是故旧亲近之人。张九龄谏阻:“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张说不以为然,引来一片议论谴责之声。二谏:张说和御史中丞宇文融政见不合,宇文融奏事,张说多数相驳,宇文融很有意见。张九龄劝张说多加防范,张说依然不以为意,结果被宇文融弹劾罢相。
  他具识人之明。安禄山做裨将时讨伐奚、契丹,轻敌冒进,兵败当斩。范阳节度史张守珪想放他一条生路,押到长安,交由朝廷处置。张九龄提出: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李隆基却想免他一死,张九龄力谏:“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李隆基斥责他:“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发生后,李隆基仓皇出逃,避难蜀中,想到张九龄先觉之明,下诏褒奖他,“谠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
  他有骨鲠之士谔谔之风。两谏玄宗封边将为相。一谏:玄宗因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斩可突干之功,要封他为侍中,张九龄谏阻:“宰相代天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玄宗与他商量:“假其名若何?”张九龄说:“名器不可假也。”玄宗只好作罢。二谏:玄宗想让凉州都督牛仙客做尚书,张九龄认为牛仙客资历、德望、出身都不够格,执意不可。玄宗想了个办法,要对他实封。张九龄还是不同意:“陛下必赏之,金帛可也,独不宜裂地以封。”玄宗动怒了,张九龄顿首说:“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
  太子是国之大本,张九龄谏废太子一事,尤见高风亮节。谋陷太子的武惠妃密遣宦奴牛贵儿告诉张九龄:“废必有兴,公为援,宰相可长处。”张九龄怒斥道:“房幄安有外言哉!”并立即报告皇上。张九龄为相,太子安然无患。张九龄罢相不到半年,李隆基废了太子,并一日赐死包括太子在内的三个儿子。
  兰香桂华,其质皎洁,但罡风妖氛,气候已变。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非开元之初。他用人失察,且纵情声色,骄奢之风弥漫。每餐,几千盘山珍海味。大兴土木,扩建温泉宫,更名华清池。长安、洛阳两都,大建行宫,分别建造宫殿一千多间。
  李隆基在变,朝堂的政治生态也在变。权奸李林甫登场,他口蜜腹剑,以阿谀博得李隆基的宠信。在用不用牛仙客为相一事上,他表面上支持张九龄,面对皇上又沉默不语,背后却上谗言:“仙客,宰相材也,乃不堪尚书耶?九龄文吏,拘古义,失大体。”在废立太子一事上,他在公开场合不表态,背后却是另一副嘴脸:“天子家事,外人何与邪?”
  以张九龄之洞明,哪能看不清局势?他还是希望凭一己之力,让李隆基永远圣明下去。开元二十四年,为李隆基祝寿的千秋节上,百僚多献宝镜、珍异,唯张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镜铭曰:“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又古人云:“前事之不远,后事之元龟。”企盼李隆基以之为鉴,兴盛大唐。
  开元盛世时,宰相中多直臣。像姚崇,李隆基要拜他为相,他说,臣有十事,如果陛下觉得难以实行,“臣敢辞。”而宋璟,刚正又超过姚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还有个猛人韩休,“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玄宗身边的人说:“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玄宗说:“吾虽瘠,天下肥矣。”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张九龄终因直道而被罢相,对此,他无怨无悔。他自明本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但是,对李隆基的天下而言,损失就大了。自张九龄罢相被贬,朝廷百官明哲保身,没人再敢直言,李隆基再也没法听到自己的过失,先是李林甫、继之杨国忠把持朝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使国家黎民陷于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