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当“宽松教育”不再那么“神”

2017-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伟明
  “宽松教育”是日本人提出的概念,曾有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填鸭式应试教育之后,日本的教育界和经济界等开始反思填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试图向一种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宽松教育”。“宽松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学校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教学以外的“综合学习”时间增加。“综合学习时间”可以搞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而不是教授课本知识。
  然而,实行十几年后,日本有关部门却明确表示,日本将和施行已久的“宽松教育”政策诀别。据报道,自2000年前后引入“宽松教育”后,日本常用来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PIS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和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评估)两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学生的排名明显下降,国民整体学力连年显著下跌。
  “宽松教育”因此遭到不少批评。其中一个案例说,日本老师教小学生圆周率时,过去一直是说“圆周率=3.14”,但引入“宽松教育”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时间也后延了,也就是说,老师得先教小学生“圆周率=3”。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小学生几何理解能力的降低。
  “宽松教育”,原来没有传说中那么“神”。读到有关报道,我不禁长舒一口气。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只因为,当年业界某些理念与举动,让思想保守、见识老土的我曾经为之深感困惑。
  那些年,我在报社工作,对媒体的关注自然多些。有些宣传“学习尖子”“高考状元”之类,似乎喜欢塑造这么一种形象:平时不怎么做作业、甚至也不认真听讲,想玩就玩,不费功夫就可以考出好成绩。总之,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会读书的学生都不用下苦功夫。这种宣传,大有颠覆传统的“勤学苦读”思想之势。
  印象较深的是,有一个报纸专刊的名称就叫“爱玩才会赢”。很多人也撰文认为,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主要任务就是玩,玩是他们的天性,不该以学习来压迫。
  而现在,日本人竟然放弃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宽松教育”了。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也有必要对此前的种种“神化”现象进行冷静反思。比如说,当年不听课不做作业的“尖子生”,人家是不是背后在另一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中的个别人真有那么高的天赋,但他们的学习模式是否适合在普通群体中推广?当年贪玩的同学,是不是普遍比别人发展得更好?还有,一味推行的“表扬教育”,最后有没有“夸”出大量的不一样的人才……
  宽松也好,表扬也罢,其实,不管怎么创新,怎么玩花招,我们首先得看到,几千年来,人的本性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关于教育问题,我们的先哲早就说了——因材施教。岂可简单地以某一种模式来对待整个群体?一味地推行“宽松”或“填鸭式”、表扬或棍棒,都是走极端,都会遭遇相应的问题。
  先哲还说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科技越来越发达,省心省力的事当然越来越多。然而,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从根本上混淆勤奋与懒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是否勤奋,是否愿意比别人多付出汗水,收成肯定是会有区别的。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其结果并无二致。
  当“宽松教育”不再那么“神”,我们似乎更应该明白:从小铸就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坚毅睿智等品格,放在什么年代都不会吃亏。所以,凡事还是按客观规律来,大可不必在两个极端跳来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