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独饮苍茫中的美丽和孤寂

2017-10-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刘东方
  2016年,迟云完成了他的又一部诗集《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
  独饮苍茫中的美丽和孤寂,是迟云的一首诗歌的题目,也是诗人写作状态的描绘。在《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这部散发着现代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体温的诗集中,诗人不但继续用他一以贯之的充满理性和哲理的思想之光透视、评判这个“正在脱缰的世界”,传达现代人尖锐的生命痛感,在城市喧嚣与浮华的背面且行且思,循着那逶迤而来、丝丝缕缕的“草木气息”,在几乎被湮没和遮蔽的灵魂深处寻找和重构那片能够成为精神寓所和灵魂栖息地的“青草地”,其中氤氲和蒸腾的那股“真气”则愈见厚重和沉着。
  迟云的诗歌创作始终体现了知性诗歌的特色,在《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中,作者在原有诗歌创作经验和积淀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睿智、敏感、天赋、勤奋、执着,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诗歌的挚爱,从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出发,在“诗性之思”这一轴线上有着较大的突破和更加深入的挖掘。
  如果说迟云以前的诗思更多关注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话,比如信仰的缺失、“终极关怀”的失落和生存的“意义危机”,《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的思考维度则更加多维化和复杂化。
  在诗人笔下,我们不但看到了外部现实裸裎的横切面,这里涌动着汹涌的欲望、扭曲的灵魂,这里的精神在失落,文化传承出现裂变,优雅的审美生活在跌失,世界“像不停止的陀螺”快速旋转,更能体验和领悟到诗人面对这个世界冷静的思考和从容的考量。
  迟云以往诗歌的创作模式多为“类比式思维”,也就是说诗人通过直观表象间的比拟和联想,使诗歌获得比较直接的理性体悟,这也是知性诗歌较为常用的思维模式,《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中诗人的诗歌思维模式有了突破和深化,具备了“虚幻式思维”的特征。所谓“虚幻式思维”是指诗人摆脱了“物”与“知”之间的直观类比和联想,通过虚幻的思维,在抽象的层面上找寻“物”与“知”间形而上的内在关联。
  与往昔的创作不同,《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的诗作在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保持思考和评判的同时,将内省的眼光投注到个体被湮没和被遮蔽的深处,倾听自我于现代化的红尘中发出的呼叫,传达现代人尖锐的生命痛感,并希冀通过个体自我的剖析,找寻和建构与城市文明对峙的精神家园和精神的绿洲——“如同一只羔羊希慕一片柔软的青草地”,这里阳光温暖而草叶绵长,“我想把草木的气息充盈在心里”。
  这样的精神建构的追索将诗人的诗歌进一步向内延展,使其在保持思想的光芒的同时,还显示殉道者般的坚守和执着。
  敢于正视自我的剖析,勇于直面当下的精神困境,诗人依然仰望星光,希冀着获得精神的寄托和自由,诗人能够理性地对待欲望,因为虽然过于贪婪的欲望会成为人生的深渊,但毋庸置疑,欲望应为人生的原动力,诗人希望在城市生活中,在追求和实现适度的欲望的同时,更为关切的是能否获得沉静与从容,滑行出人生的美丽姿态。
  诗人建筑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另一矢向为他所钟情和热爱的“诗歌”。人到中年的诗人,虽曾历经磨难,但对诗歌的痴情却始终不改,诗人也在不少篇章中写到诗歌对于自我构建的重要价值,在孤独的思索中,在寂寞的书写中,在由衷的欢喜中,在精神的求索中,迟云的诗歌破土而出,化蛹成蝶,它们是暗夜里传递光和暖的柴火,是风雨中寂静挺拔的树,是叶片上静静垂下的露水,是从心灵中发出的呼唤,它们营养精神、坚挺意志、哺育灵魂。
  《一只眼睛睡了 一只眼睛醒着》
  迟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