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凝眸长征“起点”

2017-10-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胡 进
  重走长征路已经一年多,始终不能忘怀闽西那块红色的土地和英雄的人民。我在闽西的时候就跟同行者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事如何变迁,这一块土地都将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尊崇。
  闽西中复村是红军长征始发地,因此叫做“红军长征第一村”。1934年9月30日,小村观寿公祠堂前聚集着数千名红军,誓师大会后,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得知红军即将转移的消息,乡亲们冒着绵绵细雨,拿着鸡蛋、花生、地瓜干、草鞋、布鞋,从四面涌来送别自己的亲人。”一边听着导游的解说,一边也旁听到了现任中复村党支部书记的介绍。他告诉我,当年红军动员大会就在这个观寿公祠的广场上举行,红军给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的男儿们犒劳的只是一碗大肉。当年家家户户都有儿孙加入红军队伍。让我动容的是,中复村跟着红军长征的六七百热血男儿,远离故土,大都没回来。
  红军出征的第一仗就是中复村的那个山头松毛岭。松毛岭的战斗十分惨烈,七天七夜红军战士捐躯赴义一万多人,山坡和人体一同被炮火烧焦。更惨的是红军过后还乡的对头们那些无情的杀戮。鲜血没有改变闽西群众跟定红军的信念!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
  还是在这个中复村,南山镇文化站的赖富家讲述着一个个女人催人泪下的故事:蔡冬莲送儿子钟童生妹,蔡四嬷送丈夫钟才登,上官观音妹送丈夫钟百寿,何香妹送丈夫钟则林……赖富家还唱起了当年送别时的山歌:“郎当红军莫念家,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打倒反动再回来……”歌声如诉如泣,催人泪下。
  最让我动容的是赖二妹和钟奋然的故事。赖二妹和钟奋然是一对新婚夫妇,他们本应男耕女织度过他们平静的一生,可是时势造就了他们的命运。赖二妹毅然决然地送新婚丈夫跟定红军走向未知的前途。没有丈夫的岁月她只能是独自等待,10个月之后赖二妹生下儿子,孤独的女人上山砍柴下地耕作,和独生的儿子相依为命。在漫长的30年等待中,赖二妹空闲的时候就痴痴地坐在自家门槛上,默默地等待丈夫的归来或者是千里之外的一声问候。30年的期盼换来自家门槛一道深深的凹槽,填充这空白的是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痴情的赖二妹无处寻觅丈夫的尸骸,能做的只是为亲人修建一座衣冠冢,她将自己的思念永久埋藏在大地深处。本应盛放丈夫的棺材里,精心安放着她每年给丈夫做的新衣裳和鞋子。30年里每年一套新衣一双新鞋,都装进了盛载着丈夫魂灵的棺材中。衣冠冢正对自家大门不足50米,守望着坚贞不渝的赖二妹。二妹余生依然每天坐在门槛上遥望衣冠冢,直到她105岁永远地睁不开双眼。将近一个世纪的坚守足见赖二妹的信念和忠贞。赖二妹和钟奋然的儿子如今也80多岁了。他还记得母亲当年在父亲墓碑前说的话:“然哥,你的儿子已经成人,我带他来看你了。”
  知道了赖二妹的故事后,我时常会想,闽西人民为革命作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老红军钟根基的身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中复村宣传栏里有一个人,曾被认为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他叫钟根基,是老红军。当年,钟根基和同村17位青年一起,相约在中复村的廊桥上报名参加红军。出发前17人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谁就要为不能回来的男儿向父母尽孝。时光流转,当年的誓言不幸言中,十七人唯有钟根基还活在人世,他有勇气放弃既得的一切,信守当年的诺言吗?
  钟根基跟随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过二等战功。1952年钟根基负伤回国后,已经是正团级军官。这时的钟根基荣耀非常,可是他偏偏记得20年前的承诺。他毅然放弃了被多人看好的前程,决意离开部队转业回家。钟根基是村里唯一活着回来的红军战士,钟根基的荣耀也是全村人光耀门楣的资本,可是钟根基却一时成为村人眼里“最没用的人”。他无条件地要求留在村里务农。
  钟根基的余生就是一个扛丧子。他成为16个牺牲兄弟们的替身。对16位兄弟的父母,生前钟根基为他们料理生活,身后为他们入殓扛丧。钟根基30年为战友尽孝扛丧生涯,竟然让他不能拒绝乡亲们要他帮忙扛丧的请求,他成为“职业”扛丧子,卑微的“职业”让他终身未娶。钟根基生前曾不止一次地说,我能活着尽孝就是最大的幸福。
  诚实地说,我没有底气做钟根基。面对一个卑微的扛丧子,我知道,他是最有用的人!我佩服他舍身取义的信念,敬佩他一诺千金的行为,感动他不忘初心的精神。
  长征“起点”凝眸,忍不住泪眼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