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不老的袁隆平,不老的科学精神

2017-10-01 作者: 汪昌莲 来源: 大众日报
  □汪昌莲

  袁隆平院士研发团队试种的四种耐盐碱水稻,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开镰收获,经评测,其中编号为0045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达620.95公斤。碱生稻的研发成功,代表着水稻种业的又一次突破,这对我国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2.8亿亩盐碱地急需改造,如果耐盐碱水稻能推广到全国各个盐碱地,只要三年时间,就有希望推广面积到一亿亩。这一亿亩荒滩变良田,将多养活1亿人!(9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8日,“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沸腾了——这个亩产意味着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多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9月7日,今年已是87岁高龄。不可否认,许多像袁隆平这样高龄的科学家,已经可以躺在功劳簿上颐养天年了。我们也经常耳闻某些科学家抄袭论文、剽窃成果、削尖脑袋评职称、争选院士、骗取奖励、冒领经费…….有的科学家商业头脑胜过科研头脑,经济效益重过社会效益,哪些项目容易出利润、出政绩、出名声就研究哪些,把科研作为赚取利益、谋取功名的工具,更有诸如“包二奶”、诱奸大学生等恶劣行径,在他们眼里只有权、钱、色,哪里有一点科学家的“真善美”?纵使他们有了这样那样的职称和头衔,也不过是学术不端、道德沦丧的伪君子。
  袁隆平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科学家的职称和名声不等于知名度、不等于地位和身价,而是由学术水平、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科研工作中的为人及道德操守决定的,这其实就是科学的精神和本质。科研人员只有心系人类和社会,着眼未来和长远,坚守科学精神,坚持科学研究,追求科学精髓,追求科学真理,才会绽放光芒。不老的袁隆平,不老的科学精神。袁隆平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他的研究成果,事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可以说是对全人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