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茶 石

2017-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心灵小品
    □ 韩钟亮
  说不清为什么,多少年了,五莲山上的那株老茶树,时不时总会呈现于面前,在我心头掠过一道清香的绿风。
  那是一株野生的老茶树,孤零零的,长在天竺峰巅一道蜿蜒狭长的岩壑之中,距苏东坡所题的“奇秀不减雁荡”并不太远。它上接云天,下临险谷,人只可远眺而未容近睹。瞧它瘦瘦长长的躯干,估计至多如我们的手臂,直径十公分左右。如此细的树木,一般说来也就十几、几十年的树龄,可这株老茶树呢,据山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说,好像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记事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其躯干一直如我们的手臂那么粗细。照此说来,它该有上千年的岁数了吧?传说这是一株神茶,有一回,村上几个小伙子打赌赢钱,吃了一整头驴,肚子眼看就要涨破,多亏村妇从天竺峰下扫了一把茶叶,熬了一锅茶汤让他们喝下去,结果咕噜咕噜,一整头驴的油腻全都顺着肠子给冲刷下来。不消说,是这一把茶叶把小伙子们的命给保住了。
  为了弄清老茶树的来历,我曾查阅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五莲山志》。然而遗憾,一部30余万言的山志,居然对它只字未提。这显然太不公平!为什么在其“生物篇”的“植物章”里,记录下了银杏、赤松、龙柏、辛夷、胡椒、樱桃、杜鹃、茱萸、连翘……林林总总二百余种植物,甚至连包括木香、丹参、天麻、何首乌在内的一百余种中草药都没有落下,何以单单遗漏了这一株老茶树呢?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很不忿似的,对想象中的老茶树说,咳,写山志的人,怎么能如此粗心呢!但老茶树却表现得相当大度,它轻轻晃晃身子,让我享受到一阵清香的绿风,然后安慰我说,没关系的,山志是什么?是书,书是什么?是纸,纸是什么?是树皮。蔡伦还不会用树皮造纸的时候我就生长在这里了,所以我就是山志的老祖宗……你这么想,还会生气吗?
  我当然不再生气了。可我同时又感到奇怪,就问它:那么,你是从哪来的?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安家呢?
  老茶树又晃晃身子,让我看到了倏忽即逝的微笑;但也仅仅是微笑而已,事实上它什么都没说。我突然想起了禅宗所谓的“拈花微笑”,于是醍醐灌顶,顿然大悟。我知道,老茶树可不是一般的茶树,它的来历可能像佛陀那样不可猜测。它可能是鸟儿衔来的一粒种子?也可能是随风飞来的一段根须……但不管怎样,这总是佛缘,总有灵性,而且它一定是在佛的启示下来这里安身立命的。它生存的环境看起来相当险恶,空气又干又冷,与温润的江南茶乡不可同日而语,这似乎是上苍的不公,实际上却是佛陀有意对它的磨练。其实它的生存也无需太多的营养,只需要几滴滴雨水,几丝丝阳光,再就是无时不在的空气,就足够了。它生长得的确很慢很慢,以至永远看不出变化,但惟其如此,才使它的躯体比钢铁都要坚硬。倘把它的枝杈削为箭镞,一定可以射穿岩石!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这株老茶树所处的位置,是在“敕建大光明寺”的西南,观音涧的一侧,因而它一直浸润于晨钟暮鼓之中,总能及时聆听到佛陀的教诲,而这无疑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地方。我猜想它的故事,肯定比给万历皇帝之母李皇太后治愈了眼疾的开山和尚还要曲折,比蒲松龄笔下的五莲山“金和尚”更具有传奇性。所以有理由相信,即便大旱十年、百年,也不必担心它会渴死、饿死,因为它的根须,是深深扎在佛陀怀抱里的。
  于是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为之感到无上的荣光。老茶树的存在,不仅是五莲山的幸运,同时至少也是山东半岛的幸运。它无疑就是天地造化的奇迹,而使我们人类的学问看起来是那么粗浅。事实上,当茶圣陆羽断言“茶者南方之佳木”的时候,这株北方之佳木已不知在此生活了多少年头了。
  所以,与其说它是茶树,不如说它是活化石——一块由佛陀创造的永恒不死的“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