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翳然林水

2017-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林颐
  王毅的《翳然林水》,收录了大量图片,既有名画古韵,又有实地胜景,还有行摄手记、鸟瞰全景或草图复原,行文则扣着各处名园,逐一详细分解。
  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态,大致分成四种:皇家园林(宫苑园林)、士人园林、寺院园林、自然郊野园林。各有特点,但并非泾渭分明,情致上常有相通。  
  以自然山水为骨,此谓造园之宗旨。景观要素怎样融入自然?中国园林的堪舆之说与形式之美是统一的。曹雪芹曾借宝玉之口,批评稻香村“背山无脉,临水无源”是立基败笔。以山体为例。作者说承德避暑山庄的“金山”、苏州拙政园中的小山、苏州沧浪亭的山丘、颐和园“镜桥”与西山的映衬,举凡十余例,在比较中突出各自特点,强调结构布局、借景生姿、光影变化的匠心运用。老子说:“希言自然。”大自然不以言语声张,要有智慧去发现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处理好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造园规划落到细处,要做的真的很多。比如,江南文人园林中的小院,如何呈现丰富品貌的植物景观及其与建筑、山石等的配置呢?图片搭配文字,很直观。近景与远景、院内与院外、低平与高处,物象井然,稍有点拨,便能明了,未语之外,更看到了粉墙黛瓦、嘉木美石,或方或圆小影窗透出淡蓝天色的效果。
  园林之美,在山水,在亭台,在楼阁,在轩室,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花一草。皆是实物,共同营造的,最佳妙不过“写意”。作者王毅在《文化史》里说过,园林“写意”大概是中唐以后,经两宋明清,日益普遍和丰富,最后完全渗透到理水、叠山、建筑、题额、室内装饰、盆景乃至园林构造的一切。如今,读到“小山丛桂晚萧萧,几时容我夜吹箫”,品味园林“写意”手法与古典文化意象之结合:水流云在亭、悟竹幽居、留听阁、藕香榭、与谁同坐轩……仿佛诗之佳句,词之小令,画之水墨,弦外之音,袅丝过庭,缭绕园间。
  《世说新语》有云:“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游园之兴,怡然自得,不必求山野。纸上生绿意,穿行在图景。亦怡然自得。 
  《翳然林水》王毅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