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急风骤雨前夜的晚清

2017-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禾刀
  1894,甲午年。这一年,国人永远无法忘记,因为这年7月爆发了中日两国国运分野的甲午战争。也是这年2月,爱丁堡大学医科学生、32岁的英国人莫里循揣着40英镑,从上海登船溯长江而上,在重庆上岸,再走陆路从四川翻山越岭抵达云南,最后穿过边境到达缅甸仰光,全程刚好一百天。
  《1894,中国纪行》书中,莫里循记录了中国的海关、洋务、贸易、苦力行、脚夫、邮政、电报、金融、币制、黄金交易、军火制造、医疗、外交、司法、边防等方面的重要人物和史实。在莫里循穿越中国腹地的旅行结束不到两个月时间,甲午战争爆发。
  正因如此,莫里循这次田野行走的所见所闻,或为读者深入观察急风骤雨前夜中国的良好契机。
  甲午战争,晚清终不堪一击,各类分析文章早就汗牛充栋。如果我们想挖到问题的“根子”,那么就有必要深入到社会底层去看个究竟,因为国家昌盛的基石是人。莫里循的文字虽然充满种族偏见,但他对官场混乱、腐败、无效的描写,与诸多晚清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在莫里循看来,从长江沿岸厘金哨卡和一线海关工作人员频繁敲诈勒索,到沿途官员大肆参与鸦片种植销售等活动,再到戍边军官公然吃空饷卖弹药赚外块,官场早就千疮百孔烂成一块饼。在晚清官员努力践行“一切向钱看”的为官宗旨激励下,上面官员的各种腐败乱象早就成为下面积极效仿的榜样,于是潜规则猖獗,基层官员甚至只要有点权力的小萝卜头就会对百姓敲骨吸髓。最典型的莫过于狱吏,他们“除了敲诈犯人及其亲友,没有其他收入”。一些富人担心被官府敲诈勒索,要么想方设法寻找靠山,要么通过金钱输送谋个一官半职好有护身符,最不济的则装穷卖苦。
  而那些原本戍边的士兵和维护国内秩序的兵丁,腰里别的或者肩上扛的,要么是一把生锈的手枪,要么是一支过时的长枪。而那些用来生产军工产品的工厂,肉眼便可见原料不合格,工人也缺乏培训。最让人惊诧的是,军火工人不是埋头工作,而是在车间为官员打造“纯银大烟托盘”。而守卫边关的张总兵,徒“有军人风范”,实际上“对现代军事知识无忧无虑地一无所知”。 
  莫里循甲午年间深入中国内陆腹地行走的见闻表明,此时的晚清不过外强中干,虚弱不堪。也所以,莫里循才会一次次狂妄自大,嘲笑“中国人在文明和人性方面落后于(我们)几个世纪。”
  最震动人心的当是,莫里循在文字中痛陈,“日本对中国取得的胜利,会震动其他国家,却震动不了中国,而且对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来说,事情的影响微乎其微”。确实,有什么比麻木不仁更令人无奈的吗?
  《1894,中国纪行》
  莫里循 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