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八点遭曝光 九时获点赞

茌平“微信工作法”助力“双城同创”,千余难题得化解

2017-07-26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冯长禄 报道   志愿者上街通过微信“现场直播”。
  □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郑兆雷 报道
  本报茌平讯 “新汽车站附近5个垃圾桶掉漆严重,太丑了。”7月20日上午8点,茌平县市政局局长毛永和的手机微信传来“滴滴”声,清洁工葛秀花扫街时上传的3张“丑陋的垃圾桶”图片在创城第五网格群“炸了锅”。
  “我们马上处理。”负责城区主街道上1700余个垃圾桶维护和保养,身兼创城第五网格网格长的毛永和,随即将信息转发“环卫工作群”微信群。
  8:15,市政局清运大队队长王兆阳带着管理员郭金虎进入现场对垃圾桶打磨、喷漆。9:00,“旧貌换新颜”的图片发回“创城第五网格”。投诉人葛秀花当即在群里“竖起拇指”。
  毛永和坦言,县里推行“微信工作法”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昨天,新政路上有块广告牌破损,图片传到群里,10分钟后摘掉了;3天前,新源东路路口出现一个2米多高的“大土堆”,8:30发群里,8:47铲车已开始清理。
  为啥推行“微信工作法”?茌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冰说,今年是茌平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双城同创”的“大考”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如果每个问题都通过电话或会议来解决,不仅工作效率低,且难以实时掌控工作进展。推行“微信工作法”的初衷,就是畅通信息对接、简化工作程序,实现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今年5月,该县在将城区划分为12个一级网格、120多个二级网格,配齐网格长、网格员的基础上启动了“微信工作法”:先后组建起“茌平县文明、卫生双城同创工作群”、“创城志愿者服务群”等20多个微信群,覆盖6个创城工作组、12个网格、3个街道、120个县直部门和单位,群员有县里领导、有街道部门单位“一把手”、有机关党员干部,有普通市民,足有四五千人。微信成员汇报工作、传达任务、发现问题等,均可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形式即时上传,再加上能与街道、县直单位和部门内部群“转发共享”,初步形成一个上下通达、左右联通的微信工作网络。
  他们还强化督导落实,出台了《茌平县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问责办法》,每天对微信群各类问题诉求、处理意见、工作进度统计通报,干部的工作状态、身处位置、落实结果等全部“原汁原味”晒到群里,谁出差错、耽误事儿,就追究谁的责任。
  “微信工作法”好处是方便快捷。采访时,毛永和手机“滴滴”声不断,仅8:00—9:00,就收到40多条信息,包括街头垃圾清理、小广告治理、志愿者行动等等,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全部来自现场。毛永和说,原来遇到问题需要一级级成文上报,再层层下达指令,快则几小时,慢则几天,现在分分秒秒解决了。
  一些棘手的“老大难”也顺利解决。以占道经营和“牛皮癣”为例,以前新政路、枣乡街、商业街等街道屡禁不止,今年执法局、市政局、交警大队先后开展10多次联合执法,执法过程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在群里“实况转播”,目前已完成20多处马路市场的整治,清理“牛皮癣”2000余处,“老大难”竟然治愈了。
  “微信工作法”,群众最受益。据介绍,推行“微信工作法”以来,累计上传各类信息6000多条,反馈并解决城市难题1000多个,200余条背街小巷、1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30多个棚户区的1.4万户居民结束“蜗居”,群众对“创城”的满意率同比提升20多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