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书店,是每座孤独城市的出口

2017-07-07 作者: …… 来源: 大众日报
  强词有理
    □ 许民彤
  一个国内首创、属于实体书店和所有读书人的节日,2017年第二届“中国最美书店周”,7月在全国300多家书店同时开幕。这次活动的主题不再是“打折促销”,而是“书店,是每座孤独城市的出口”。
  怎样理解这样一个阅读文化的主题?著名学者、本届书店周主题书单评委止庵,这样诠释“书店周”主题——“书店相对于一个城市,书相对于一个人,都是一种解决孤独的方式。”
  “书店周”还搞了一个特别策划,让一些比较知名的读书人、文化人,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分享他们眼中的书店与阅读、人与书店的关系;同时,还向广大读者推出了“书店影像征集”线上互动活动,鼓励读者走进书店,拍下全国各地的最美书店……
  这个“中国最美书店周”,是以“书店”为主题的全民阅读,通过感受“中国最美书店”,将“阅读是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一精神内核传递出去,让读者放下离不开的手机,抛开碎片化阅读,走进身边的书店,感受阅读之乐,书店之美。这次实体书店、读书人联合搞的这个活动,是准确地抓住了阅读的文化本质,就是人与阅读、书店与城市的关系。
  因为,阅读其实是一种深切的对话和凝视,是与书中的灵魂的对话,寻找在思想上、心灵上和志趣上与自我相近相通的另一个灵魂和心灵的过程。一个人这样的阅读,因为有了精神的知音,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而更感到心灵不再孤独,生命世界越发丰富,生活的边界从而无限扩大……
  书店和城市、阅读和城市,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实体书店的存在,就像城市需要“精神绿地”一样不可或缺,而且它不应是自发形成的,而要像开荒一样一块一块地开垦出来。
  在城市中,书店不是一个恢弘、喧嚣的购物中心,它也不见得创造很高的经济利润,但它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气质。在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习惯需要实体书店去引领。实体书店对于文化、对于城市文化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培植的作用。这样看,实体书店实质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明程度的一个符号。
  但是,对于现如今国内一些实体书店,我们不少爱书者心中是怅然若失的。留意一下媒体,会常常看到诸如“消失的书店”“困境的书店”“倒闭的书店”之类的新闻。再环顾身边,我们在城市改造中虽然开辟了宽敞的通衢大道,耸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但一个个书店却逐渐失去踪影,我们不仅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小书店,那些散发着文化气息的“最美书店”恐怕更难找寻得到了。在这个文化已经成为热门产业的时代,实体书店的生存似乎让人颇感尴尬与无奈……
  一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通衢大道,还需要文化气质,书香弥漫的书店就是这种文化功能的体现。有人把城市的书店生活,形象地形容为一种“诗意的栖居”。这些能够给人们带来静谧、深邃体验的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具有文化象征和精神符号的意义。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几个反映城市特色的人文学术书店,它们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书店再流浪,城市应该为它们留一个位置,这其实也是为我们的心灵留一个安妥的位置。所以,一个城市有无文化的温暖,能不能让人产生永久的皈依感,能不能成为人们生命的港湾,精神的家园,不完全要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生命的孤独者。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书店、没有城市书店带来的美好阅读,让孤独的人有了书店的去处,而感受到文化的陪伴,精神的守望,让生命不再孤独,精神不再流浪,这座城市就会变成一个物化的、冷漠的、没有温暖、没有精神灵性的世界!
  人们常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这很有道理。因为,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城市里,必然有着“最美”书店的位置。它为城市的文化积累起着作用,它体现了城市一种文化的静水流深的底蕴,它关乎城市中我们的生活内容,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品质,它更给予我们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和文明的素养,而最终成为一座城市孤独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