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过路预警系统,改变的不仅是交通

2017-06-28 作者: 张楠之 来源: 大众日报
  □张楠之

  路口多,临路村庄多,村民安全出行意识普遍较差,又苦于没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一直以来,县乡道路一直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近日,一款名为行人过路自动预警系统的高科技设备在济宁一段事故多发路段现身,该系统能够对过路的行人和车辆进行路口提前双向提醒,明显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交通事故数量由启用前平均每月8起减少到零起。(6月25日新锐大众客户端)
  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快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和安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在交通系统的应用即为一例。
  面对事故频发,简单地装个信号灯、划几条斑马线,某种程度上也算交待得过去,毕竟,作为解决该类问题最通常的方式,这么做没人会觉得有“毛病”。只是,县乡道路的实际情况却是,这么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装个传统的信号灯类系统了之,而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将人工智能研判算法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行人过路自动预警,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这种以人为本的做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值得赞赏。
  与交通信号灯系统一样,这套行人过路自动预警系统秉承的也依然是提升交通安全系数、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理念,这是一切此类系统设计和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系统会发现,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很明显的差别。交通信号灯系统在行人和车辆面前扮演的是规则设定者和守护者的角色,主动权在信号灯系统,行人和车辆必须遵守,发生事故时,行人和车辆按照各自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处罚。行人过路自动预警系统在行人和车辆面前扮演的,则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车辆和行人尤其是行人处于更主动的地位,必须为行人过马路的行为无条件地提供协助,以行人安全为其存在的最主要目的。
  同样是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一个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人进行规范,一个是通过技术手段根据人的需要作出反应,这样的不同,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对各种可能性的探索,反映的则是人的观念的变化,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为民服务上的创新。正是这样的变化和创新,让原本冷冰冰的科技变得有了“人情味”,有了可以触摸的温度。
  几秒钟的提前预警就可以挽救无数生命,可谓功德无量。相信未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行人过路自动预警系统推而广之,在减少交通事故尤其是减少县乡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上,一定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类似系统的推广来说,支撑这一系统的理念所带来的改变一定会更大——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让职能部门更积极主动地为民服务,始终将群众的需要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人民群众的安全由此会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