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当发展成为一种信仰

2017-06-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禾刀
  这是一则现在看来或许有些遥远、但在将来可能被视为极有前瞻意识的新闻。据国外媒体报道,中东一些富国开始投资太空资源开发。对于人类因此取得的科学进步,瑞士著名学者吉尔贝·李斯特非但没有感到欣喜,反倒觉得,如此盲目扩大资源消耗的发展思路,只会加速人类对自然的疯狂透支,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越来越不宜居。借助《发展史:从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吉尔贝从历史的、遗传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发展”的定义,并追溯“发展”理念从产生至今的演变过程。吉尔贝回应了“无增长”的争论以及对主流经济范式的质疑,甚至对整个经济“科学”提出质疑,最终认为可以设想存在一条“后发展”道路。
  这似乎是一个人类最为称道的时代。且不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开始远足宇宙深空,而曾经被认为地球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一再突破,至今已越70亿大关……
  与大众感受截然相反,吉尔贝却感到一种巨大危机扑面而来:在以大肆攫取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思维下,人类对资源的占有只剩贪婪:如今“全球20%的人消费了我们这个星球的80%的资源,而且为了维持体系的运转不得不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再动员至少4倍于此的额外资源”。这也意味着,另外80%的人则只能消费剩下的20%的资源——有钱人树立了经济发展的标杆,但很可能也是自然资源无节制消耗的恶例。 
  吉尔贝特意从宗教、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传统发展思维形成的脉络。从历史的视角看去,人类对于财富的观念是越多越好,从最开始的食物分配,到后来的开疆拓土,无论是衡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的财富,本质上往往取决于两个字:资源。
  当人人开始迷信自古以来的发展思维时,传统的魔力便无所不在。人类便困在了传统发展模式之中。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资源紧缺会带来巨大问题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了所谓的补救举措。比如针对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人工造林便成为最火爆的话题。姑且不说这样的努力微不足道,人工造林并不能看成自然多样化的理想结果,毕竟人类只会按照自己偏好,刻意挑选植被品种,结果很可能变成人工助长生态失衡,进一步加剧植物多样化的消失。或者可以认为,人类崇尚单一化整齐化的审美标准,本质上只会加速消灭植物界的“异已”。失去了植物的多样性,即便满目苍翠,发展仍旧不可持续。
  吉尔贝并不是专于批判,针对传统发展思维积弊,他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可以“通过重新调整收入和工作时间来减少失业,确立重新分配财富的资本运动,设定能源消费配额,禁止私人汽车,通过自愿接受的节俭来重建另一种生活质量,终止无节制的唯生产论。只要目的不变,我们可以放弃把手段改进得更加有效,如此等等”,同时,要求走出盲目相信‘多’必然是‘好’的经济蒙昧主义……归根结蒂,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
  吉尔贝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维,落脚点依然在于“发展”二字,资源消耗依然会增长,只不过速度比过去变得更慢,只不过将过去迫在眼前的资源殆尽危机努力后移,基于资源有限性的危机并未真正消除。还有,从个人层面,吉尔特极力倡导“有节制的富裕”。这句话看似颇有道理,但对于节制分寸的把握到底该作何界定却语焉不详,难道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发展史: 从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
  [瑞士] 吉尔贝·李斯特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